《太平湖畔石友情》——石翁采石游记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北红玛瑙石”!
“北红玛瑙石”九年来始终专注展示以北红玛瑙石为主的各类奇石,免费为天下石友制作并展示奇石图文,发布个人收藏专辑,分享石友玩石心得文章及文学作品,向广大石友推荐优质奇石网络资源。
主编嫩江采石翁带领北红玛瑙石公众号全体编委向您郑重承诺:石友发稿绝不收费、精美图视文编保你陶醉。

01
石翁采石游记

波涛汹涌的太平湖
太平湖畔石友情
文/嫩江采石翁
太平湖,一个迷人的名字,仅从名字上就能让人遐思翩翩。
深秋的太平湖水库,远远望去,像一泓秋水平铺地上,平静如画。亦像一块蓝玛瑙点缀着枯黄的大地,那么的和谐。我们就在这样的季节来到了太平湖农场分场(就在太平湖水库边上),也见到了神交已久的石友顺其自然(陈乃宏)老师。
我们是来拜访石友交流赏石艺术的,也是来体验太平湖畔采石乐趣的,但是一路驶来,感觉这里没见到明显丘陵山脉、河水溪流,地势相对平坦,这似乎与富藏奇石的地貌格格不入啊。顺其自然老师所说的火山蛋、玛瑙、筋脉会有吗?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会有什么际遇呐?
不得不说,人不出去走走是不会有见识的,坐在那里想是想不出来实践经验的。我可能恰恰犯了这样的经验主义错误,武断的认为这里似乎捡不到什么石头吧,但是,事实的发展完全出乎了我的想象。就像远处看着一泓秋水般的太平湖近观原来是那么的汹涌澎湃,也像被我们冠以安定平静主题的太平湖,曾是日本鬼子制造的罪恶“万人坑”一样。
事物的隐藏性限制了我们的判断力,深入实际探索就是解决问题的钥匙。
顺其自然老师和微信里的有些不同,不同之处仅是外貌。微信里看到的是微发白衫,现实中看到的是白发农服。相同之处是那张刚毅坚强的面孔和亲切的笑容。当然,这些看到的都是表象,毕竟我们从网络里走到现实才刚刚开始,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时间里,我对顺其自然老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走进顺其自然老师的院,典型的农场住宅格局,院子里一大堆物品用防水布盖着,墙角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火山蛋和散落一地的玛瑙石。不用说,防水布下面一定是石头了。
入户稍坐,屋内整洁干净,大嫂摆了一桌子水果。我们问候几句,遂提出进入正题吧。
顺其自然拎起一只镐一把锹,我们按照他的指路驱车行进了。顺其自然老师说:“咱们走一圈,看几个坑,得2个小时吧,争取把你们想看的都看完。”
车上的顺其自然老师很健谈,介绍着当地的地产石种及特点,谈论这他对藏石界的看法和展望,述说着他通过微信认识了各地石友的经历以及历次接待各地石友来访的乐事,也谈到了他的家庭、身体和同样喜爱石头的女儿、小小年纪就组建石友微信群的外孙。
我们拐进了庄稼地,似乎然一般,看到了石头堆。他说:“这就是珍珠岩矿,这里有伴生的火山蛋。”接近之后,我有些豁然被吓住了,里面原来都是深深的大坑,踩着斜坡往里走,有点脚发软、鞋打滑。顺其自然大哥六十几岁的人,宛如飞檐走壁一样,蹭蹭几步就踩着坑边越了过去,和我一起去的常泰老师年轻体轻,他也越过去了。可是我就打怵了,有点不敢动态,只好绕行。绕过去之后,豁然开朗,原来在后面都是大石坑啊,坑边散落着大大小小碎碎糟糟的石块,从石块边角的岩涌形态确定这些就是火山蛋。
顺其自然和常泰在那里翻弄着,我只好在旁边观看着,遇到几个像样的,他们就喊我过去看。体胖的我蹲下都有点费劲,在搬动这么大的石块,有点力不从心了。这里距我们停车的位置怎么的也有几十米远吧,好像拿不出去啊,只好选了几块小块的,权当做个纪念吧。这时,顺其自然老师看出来了我的窘境,他二话不说,扛起石头就走。这哪像年过花甲的老人家啊,比我的身体好多了。
在离车较近的一个坑里,顺其自然老师跳下去,拿起镐头开始刨了起来。几米深的坑啊,沙土纷纷落下,里面的大小石块滚落,他都能灵巧的躲避开。在这里刨出了几块形状较好的火山蛋,我依旧选择了一小块。
第二个地点也在庄稼地里,不知所然的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坑,顺其自然老师说:“这里产玛瑙,都在地下,得挖坑才能找到,运气好的话能捡到筋脉呐。”听此话,我们顿感兴致大增,赶快行动吧。
由于天冷土硬,挖坑是不行了,就在前人挖好的坑边捡点遗漏之石吧。
附身查看,这块地下果然的富藏玛瑙石矿的宝地,地表的散土里布满了精小的玛瑙石,小如豆球、大如饭豆。块都不大,可能是人家捡过了的缘故吧,那也行啊,能捡到点就是收获。
旁边还散布着大大小小的水坑,顺其自然把我领到其中的一个深坑面前说:“这个坑就是我那篇文章里写的捡石头掉下水的坑,好几米深呐。”
体验差不多了,该奔第三个目标了。这也是在庄稼地里,不识路的人站在大道上绝对想不到这里居然内有洞天。路有些泥泞,顺其自然和常泰辗转腾挪、飞奔如风,一会就失去了踪影,我却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走着。前面又是豁然开朗起来,这居然是一处矿坑,几千平的面积,看似很深,水是蓝色的。等我到了坑边时,顺其自然已经在坑对岸的崖壁上挥镐刨着。那我就抓住这个机会拍几张风光片吧。
许久,顺其自然老师和常泰回来了,说:“这里是珍珠岩矿,想刨几块火山蛋,但是崖太陡了不好刨啊,到下一处吧。”
这次,我们开车直奔太平湖水库而来。站在水库大坝上,下面就是波涛汹涌,风大浪急。水库里有一座小岛,上面的小树随风摇曳,水面上偶有鱼鸥飞过,景色壮观无比。这时,有了一种想喊一嗓子的感觉,可我看到了顺其自然老师的神情颇为凝重,便询其缘由。他说:“当年小日本相中这里了,在这里修筑黄蒿沟水库,在修筑五年多一点时间里,竟然有5万多中国劳工死亡,在25公里的工线上,平均每天死亡34个人。如果将这些死人的骨骸排列在一线上,正好等于这条水沟的长度。死亡的劳工全被扔进’万人坑’。”1958年,黑龙江省委书记处书记杨易辰来水库视察时,以水库临近太平山而命名为太平湖水库。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原来这里有这样深厚的历史啊,鞠个躬吧,愿逝者安康,许个愿吧,侵略中国的日本鬼子永世不得超生。
从水库下来,我们又驶向另一个山坡,这次还是去捡火山蛋。同样是巨大的珍珠岩矿坑,坑底的绿水显得渗人眼目。在顺其自然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选择了迂回上山。几经攀爬,斩荆越棘,面前开始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顶着螺丝髻般石涌纹理的火山蛋。由于数量相对较多,我们只捡品相好的,重量轻的,一般看不上眼的就弃而不要了。
时间不早了,还有一站没去呐,我们匆匆的下山,奔最后一处目的地而去。
经过几处捡石,我发现这里的捡石之处都在暗处,没人带领,根本找不到。这次还是进入庄稼地,左拐右拐就莫名其妙的出现了,依旧是矿坑遍布。这里主要产一种红褐色的石头,很细腻,是伴生矿。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都有了收获。
该走了,我们还要赶回富裕。于是就赶紧和顺其自然老师告假,老大哥还是兴致勃勃的,大嗓门说:“吃完饭再走,咱们还得好好唠唠呐。”老大哥就像亲大哥一样,有点舍不得让我们走。
但是,归途遥远,必须得开拔了。
我们将顺其自然老师送回家,老大哥在院子里搬过来一块几十斤的灰色火山蛋,非得让我带回去。真是令人感动啊。
接着,又拎出一方便袋石头,一股脑是塞在我的手里。后来回家清洗的时候,在这袋里居然发现了一块紫罗兰玛瑙石,这样的颜色的玛瑙石我还是第一次看见,真是太感谢顺其自然老师了。
这次太平湖一行,让我对顺其自然老师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极为深刻,老大哥很了不起。通过顺其自然老师大半天的时间里陪伴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了石友的真诚和温暖。虽然只是在微信上相识,在网上交流,但这份浓浓的石友情谊已经根深蒂固,让我终身难忘。

顺其自然老师(陈乃宏)

顺其自然老师院内的火山蛋和玛瑙石

这下面都是石头

顺其自然老师在介绍当地矿产情况

老大哥饱经风霜的面孔

作为资深爱石人,顺其自然老师有自己对特的想法 。

采石翁与顺其自然老师合影

镶嵌在石头中的玛瑙石

巨大的珍珠岩矿坑

对面崖壁山的小黑点就是顺其自然老师,他在刨石头

顺其自然老师和常泰老弟健步如飞

宽阔壮观的太平湖

采石翁和顺其自然老师在太平湖大坝留影

常泰和顺其自然老师在太平湖大坝留影

珍珠岩矿场

就是这样的地方伴生这火山蛋

珍珠岩矿场遗留的矿坑

火山蛋里的玛瑙石

再见了,太平湖

顺其自然老师送给我的石头中挑出来的紫罗兰,美翻了吧

02
石友文摘
本栏目每周刊发石友的文章,欢迎各位石友一起来留言探讨,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
本期推荐:
为什么奇石会越来越贵
鄂勇男
呼伦贝尔草原幅员辽阔,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前几天我们又奇着摩托车去捡石头,出去一趟1百多公里。
公路上,路窄车多,不时有各种小车、大货车飞速驶过,大货车会兜起很大的气流,把高速行驶的摩托车吹得狂抖,每次会大车都十分危险。
到了山上找石头,山高坡陡一不小心还会摔伤扭脚,运气不好一天也捡不到一方好石头,方圆百公里好点的石头都被捡光了。
因此捡石头的工本越来越高,而且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容易,以前捡到的好石头显得更加珍贵,今后想找好石头也只到石友圈子里淘或走更远的地方去捡,需要付出的更多。









03
名家藏石专辑链接
本栏目每期展示1位石友藏石作品若干条,展出时间为1周。由编委会遴选推荐。
本期隆重推出:
戴高乐老师藏石作品集
(点击链接标题观看)

04
平台推荐
推荐你欣赏精品藏石
依安县石展作品集
宝赫来戈壁石
原石部落南红籽料
嫩江鸡血石
戴高乐青铜石
名家藏石作品展示
浪漫月色
山水石趣
黑土
彭德山
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