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稻盛和夫《京瓷哲学》(第十七篇):把利他之心作为判断基准
相关推荐
-
稻盛和夫:身为领导人,应该戒除利己之心,勇于自我牺牲
[稻 盛 · 金 句]从事京瓷这家新公司的经营时,我一直考虑:既然对于经营我一无所知,那么不如回到原点,以"作为人,何谓正确?" --<稻盛和夫与中国文化> 京瓷 ...
-
人与人之间,因钱结交,钱少情断;因利结交...
人与人之间,因钱结交,钱少情断:因利结交,利尽人散.金钱和利益,可以吸引很多人认识你,但却未必都能成为朋友. 一个人,最靠得住的底牌,不是金钱,也不是背景,而是一个人高尚的人品.人品好,众人敬:人厚道 ...
-
稻盛和夫: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修心
从京瓷到KDDI,再从KDDI到日航,稻盛和夫先生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经营神话,本人更是目前唯一在世的日本四大经营之神. 在其漫长的经营生涯中,稻盛和夫先生最有力的武器就是他的思想.因为深受佛家思想影响 ...
-
稻盛和夫:才华和努力虽为重要,但成就事业的是深沉厚重的人格
人一旦拥有高层次的判断基准,就能做到"耳聪目慧,事理自明".和开悟的高人对谈,会获得简单明快的指点:"此事可为""此事不可为". 这是因为一 ...
-
稻盛和夫:中年人创业别瞎忙,养成这3个习惯,财富自然向你靠近
人这辈子,活到中年真心是个坎. 生理.心理上有变化,工作的压力,生活的负担都变大,让人活得既无奈又不甘心.于是很多人就想到了创业,毕竟自己说了算的事业,也有点奔头. 但毕竟创业维艰,九死一生. 那些人 ...
-
《心》的10条法则:一切始于心,终于心
500多年前,中国有"阳明心学": 400多年前,日本有"石门心学". 稻盛和夫先生虽是科学家出身的企业家,但他终生追求的问题,也是"心"的 ...
-
稻盛和夫:把利他之心作为判断基准
"利他之心"绝非只适用于企业经营,不管是治理国家,还是教书育人,在各种局面和情况下,它都是一个重要的判断基准. --<稻盛和夫>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既有"只 ...
-
稻盛和夫:一切成功都归结于利他之心
本兜心經 瓊英·卓瑪 - 本兜心經 回顾迄今为止八十多载的人生,追忆超过半个世纪的经营生涯,我现在想要告诉大家.想要留在这个世上的,基本上只有一件事情,这就是"一切成功都归结于利他之心&qu ...
-
读稻盛和夫《京瓷哲学》(第二十七篇):点燃团队的斗志
职场是真刀真枪决胜负的赛场,必须时刻以必胜的信念去面对竞争. 但是越想取胜,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压力越会接踵袭来.这时我们往往胆怯,进而放弃初衷,以妥协告终.克服这些困难和压力的动力,来自于当事人不屈不挠 ...
-
读稻盛和夫《京瓷哲学》(第三十七篇):光明正大地追求利润
企业如果没有利润就无法生存.追求利润既不是可耻的事,也不违背做人的原则. 在自由经济的市场环境中,由竞争结果决定的价格就是合理的价格,以这个价格堂堂正正地做生意所赚得的利润,就是正当的利润.在激烈的价 ...
-
读稻盛和夫《京瓷哲学》(第七篇):构筑信赖关系
京瓷自创业以来,就把同事之间心心相连的密切关系作为经营的基础,员工彼此间怀着感激和诚意,在相互信赖的基础之上开展工作.公司一贯重视酒话会等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以此为全体员工提供敞开心扉.增进交流的机会 ...
-
读稻盛和夫《京瓷哲学》(第八篇):贯彻完美主义
在90%顺利进展的情况下,有人就会自满:"这已经不错了吧!"从而停止努力.这样的人,最终做不出"可以划破手的"完美无缺的产品."写错了,用橡皮擦掉就行 ...
-
读稻盛和夫《京瓷哲学》(第十篇):成为旋涡的中心
自己一个人单枪匹马做不好工作,必须与上级.部下,以及周围的人互相配合,齐心协力,工作才能做好.在这种情况下,自己首先要主动积极地寻找并承担工作,这样,周围的人自然而然就会来协助你,你就能"在 ...
-
读稻盛和夫《京瓷哲学》(第十一篇):率先垂范
在工作上想得到部下和周围人的帮助,自己必须率先垂范.哪怕是别人都讨厌的工作,自己也要一马当先,采取积极挑战的态度. 无论堆砌多少令人动听的辞藻,如果自己不带头执行,就不能抓住人心.想让别人做的事,首先 ...
-
读稻盛和夫《京瓷哲学》(第十二篇):把自己逼入绝境
即使遭遇困难,也决不逃避.当你陷入困境.苦苦挣扎时,如果抱有"无论如何也必须成功"的紧迫感,就会发现平时忽视的现象,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人们常说"火灾现场的爆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