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的退位诏书有什么积极作用?
相关推荐
-
[科举的废除切断了士绅同清廷的纽带,为辛...
[科举的废除切断了士绅同清廷的纽带,为辛亥革命提供了〝炮弹〞] 科举制的废除是划时代的大事,袁世凯是首功之臣.他在舆论和实践上都为废除科举做了多年的准备工作,步步为营,使劲了全力. 要废除这样一个一千 ...
-
此人遇刺身亡,临死前说:杀我的人真是个英雄,会有大大的惊喜
清朝末年,统治形势已经岌岌可危了,到处是起义,遍地是烽火.在外有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领导的斗争,在内有袁世凯这样的权臣首鼠两端.为了加快革命的进程,革命党人还组织多次暗杀行动,主要的目标就是朝廷中的 ...
-
一文读懂 | 清朝灭亡后,镇守一方的九大总督何去何从
总督,清朝的顶级封疆大吏. 在清朝灭亡时,一共有九大总督,当溥仪发布退位诏书之后,这些曾经权柄滔天的总督们都何去何从了? ▲清朝地方官制 一.东三省总督赵尔巽 论权势大小,东三省总督比直隶总督的地位还 ...
-
帝国的残影:大清的最后一天是怎么过的?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宣统三年(1912)的春节是个不平凡的春节. 1910年10月开始,一场鼠疫横扫东北,波及河北等地,夺取了6万多条生命. 直到1911年3月,东北的鼠疫才销声匿迹. 鼠疫虽然过 ...
-
清平乐二首
清平乐·立冬 11月8日为立冬,表示冬季自此开始,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北半球获得太阳的辐射量越来越少,天气将越来越寒冷. 立冬是我国民间最为重视的节气之一."秋收冬藏& ...
-
大清朝享国276年,你知道它是怎样度过它的最后那一天的吗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全国各地都炸了窝,纷纷宣布脱离清朝独立.清朝主持朝政的隆裕太后和摄政王载沣不得不启用在家抱孙子的袁世凯来对付革命党.结果正是袁世凯给大清朝敲响了丧钟.袁世凯到了南方前线,对革 ...
-
悠悠大公桥(53)
▲租界里的王公皇族 武昌首义后,摇摇欲坠的清廷每天得到的消息都是某地失陷或独立,加上袁世凯阳奉阴违,前线战事成胶着状态,再乐观的大臣也不再相信清廷能够轻易渡过此劫.因此有人建议,应当全力经营直隶(河北 ...
-
【每天老照片】-1万-6800- 溥仪退位时,大清朝的12名铁帽子王的态度如何?
1912年2月12日,身居于紫禁城的隆裕太后代清朝小皇帝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统治中国将近三百年的清王朝在南方革命党人和权臣袁世凯的双重攻击下灭亡.在退位诏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是说清帝退位完 ...
-
清朝宣统皇帝溥仪的退位诏书,五千余年的封建皇朝至此结束
爱新觉罗·溥仪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他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摄政王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他是1906年正月出生的,1908年12月2日在太和殿登基,即皇帝位,改元宣统 ...
-
清帝退位诏书——爱新觉罗·溥仪
清帝退位诏书 1912年2月12日,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同时也是自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以来的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于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夏历),颁布退位诏书,作统治之最后结束.由于溥仪 ...
-
清朝的最后时刻:溥仪颁发退位诏书前,隆裕曾召开6次御前会议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北洋军阀袁世凯逼清末帝溥仪逊位.事实上,以前为讨论此问题已经开过三次御前会议了,当然意见不能立即一致.一个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享受了200多年的封建特权,岂能一下子就甘心放弃 ...
-
华世奎|溥仪的“退位诏书” 出自他的手笔
他的人生富有传奇色彩,宣告中国2000多年封建历史结束的象征--最后一位封建皇帝宣统皇帝溥仪的"退位诏书" 就是出自他的手笔.他手书的"天津劝业场"五字巨匾,字 ...
-
《宣统帝退位诏书》
<宣统帝退位诏书>全文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道圣旨是<宣统帝退位诏书>,是大清帝国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宣统三年十二月廿五)所颁布的退位诏书,从此大清统 ...
-
溥仪的退位诏书曝光,字迹真惊艳,有“写经体”笔意,严谨规范
有这样一份文献,名字是<清帝退位诏书>,看到这样的字样,我们就知道应该是哪位皇帝了,他就是溥仪,而这份文献上的字迹,却非常惊艳,小楷水平堪比书法大家,没曾想是出自张謇之手,而他是袁世凯的老 ...
-
319字暗藏玄机的清帝退位诏书,你读过吗?
原创历史深处2017-05-26 22:11:19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宣布退位.无论如何这一天都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天.这一天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登基之后,两千多年帝制的正 ...
-
《宣统帝退位诏书》,是他写的!
<宣统帝退位诏书>全文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道圣旨是<宣统帝退位诏书>,是大清帝国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宣统三年十二月廿五)所颁布的退位诏书,从此大清统 ...
-
【每天老照片】-1万-1757-看过傅仪退位诏书,才知道什么是大格局、大手笔
1911年(宣统三年)夏末秋初,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湖北等13个省积极响应,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土崩瓦解.其后不久,各省军政府代表齐聚南京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华民国,选举孙中山为中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