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变杀手:欧菲光的两个前途

苹果翻脸了,恩客变杀手。

谣言,又一次成了遥遥领先的预言。

很不幸,但投资者必须承认客观事实,不能生活在主观幻想之中。

此前,上市公司曾不下三次辟谣,股价为此跌了三波,现在不得不发公告承认。

不难理解,年初苹果资产的打包变卖,一边辟谣,一边变现,虽然可以解读为公司未雨绸缪,预先去苹果化,走自己的路。但当时公司是否已经知晓内情,似乎在两可之间。

其实,如果纯粹从财务角度看,“踢出果链”已经反应在股价当中了,因为变卖果链资产,意味着退出果链,这笔交易已然找到买家签约,如果能顺利变现的话,相当于把资产未来产生的现金流一次性折现。卖掉资产退出果链,与踢出果链,后果是一回事,都是从此与苹果分道扬镳,结果股价为同一件事跌了两次。

反反复复的辟谣和承认,给市场造成浮想联翩,意味着公司的信批和诚信存在严重瑕疵,甚至可能惹火上身。所以3.16公告一出,不是靴子落地,而是又引发了一波恐慌性抛售。

股价不出意外的跌停,估计不会超过三个板,回到2019年的财务爆雷时刻,一切又回到原点。

欧菲光又一次面临至暗时刻,我们需要冷静,抛弃幻想,底线思维:

第一,违规和涉讼的可能性有多大?

因为上市公司的公告是具有法定性的,对构成误导投资者的内容,公司可能承担法律责任。我对法定的公告一直是抱相信的态度,不传谣,不信谣,但现在公告自己打脸了。

【辟谣的公告】

【承认的公告】

注意公告标题下面的第一句话,是上市公司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的承诺和保证。就凭这句话,如果公司当时知情但没有及时完整的披露,误导了投资者,公司和高管可能会为此承担信批不实的责任。

信批不实,是严重违规,可能引发股东的集体诉讼,就两份公告之间这段时间股价下跌的差价损失索赔。

更严重的,是可能引发监管部门的违规调查。很不巧,正好遇到证券法修改,以前违规成本比较低,行政罚款顶格才60万,所以股市闹出很多笑话,造假公司圈钱几百亿,罚款60万。最新修改是信批不实,最高可罚款1000万,“信息披露义务人报送的报告或者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罚款”。

而且,如果上市公司构成重大违规违法,可能直接被退市。当然,欧菲光目前还没到这个份上,只是通过市场自发的抛售来惩罚信批的低质量。实话实说,我多次批评过欧菲光的信批和合规工作,太烂!

“踢出果链”这种事,如果是不可避免的,其实最好的危机公关就是一开始就对外充分披露风险,大大方方承认,坦诚沟通,并拿出应对方案,股价也就跌第一波到底;现在是拖了一年,不断陷入“谣言”,吞吞吐吐,扭扭捏捏,澄而不清,股价为此跌了三波,这也是令人匪夷所思。

第二,资产购并的交易是否受冲击?

2月8日,欧菲光披露签订《收购意向协议》的公告,称公司拟将所拥有的与向境外特定客户供应摄像头的相关业务资产(包括广州得尔塔影像技术有限公司、江西慧光微电子有限公司、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西晶润光学有限公司)转让或出售给闻泰科技。这是欧菲光去苹果化的重要措施。

欧菲光与闻泰科技的交易,如果顺利进行,基本上能把“去苹果化”的冲击化解到最小。相当于转型升级,把果链资产变现,对于缺钱的欧菲光至关重要,拿到现金投入合肥项目和高端产能,未尝不是好事。

现在存在不确定性,就是苹果砍单之后,闻泰收购的资产是否还具有“苹果门票”的功能。也就是,大客户苹果是否还承认闻泰这个接盘侠的入场券?如果苹果翻脸到底,这笔三赢的交易恐怕就得中止,那资产砸手里,损失就大了,交易的不确定性,这也是暴跌的一个原因。

目前完全取决于苹果的态度,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估计苹果允许的可能性较大,根据闻泰的交流记录,透露该笔交易是得到“苹果的认可和祝福”的,但目前的状况谁也不敢保底。

为什么允许的可能性较大呢?因为这是三赢,欧菲光解套了,闻泰入局了,苹果没损失,只是更换了一个供应商,也是对老合作伙伴的一个态度,善始善终,否则以后果链公司谁还敢跟着苹果继续投入?供应商是长期信任关系,你说翻脸就翻脸,前期的资本投入全打水漂了,不利于苹果的产业形象,甚至欧菲光可能依据合同起诉苹果,信赖利益的损失。

大家也别骂苹果拔屌无情,苹果这么决绝,也是情非得已,身不由己。欧菲光事件的缘起大家都知道是涉嫌少民雇工问题。生活在中国的老百姓都清楚,与小米“涉军”一样,欧菲光“涉疆”也是彻头彻尾的冤案。

但国际形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别今年以来,随着BBC等一系列大媒体开始介入胡搅浑水,国际社会的舆情迅速发酵升级,已经上纲上线到“种族灭绝”的地步,荒唐得令人瞠目。这不是针对区区欧菲光,是冲着五星红旗来的。

中国人都明白是“莫须有”,我们知道两少一宽,我们知道计生特权,少民人口一直是正增长,哪来的“灭绝”?但老外不这么认为,他们不了解中国,一提就联想起希特勒啊、奥斯维辛啊,现在连冬奥会都在呼吁西方抵制,谁在乎一个小小的欧菲光是否清白?

苹果也没办法,他们的公关和合规部门是敏锐和尽责的,一旦问题发酵,苹果品牌可能在国际社会遭受污名化,产品可能被西方国家的白左们抵制,闹大后是泥巴掉进裤裆里,他也解释不清。所以,在苹果的品牌形象与果链的一个供应商之间,库克别无选择,不管你是否委屈,摊到你头上,只能牺牲损失小的那方,尽快切割,划清界限。

第三,今年的业绩和定增是否受影响?

公告披露,大客户采购终止对于公司19年的销售影响和资产减值计提情况需要和审计评估机构沟通,存在不确定性。

今年肯定是脱离果链了,失去了苹果的订单,2019年经审计特定客户相关业务营业收入为116.98亿元,占2019年经审计营业总收入的22.51%,也就是少了大约1/4的营收,利润反正这几年做摄像模组也是越来越苦逼,本身手机光学也存在升级的内在动力。

对接苹果的产能需要处置,能变现的就变现,能改造为安卓产能的就改造,所以今年业绩肯定下滑,财务不能排除爆雷的可能,因为果链资产和库存有减值计提的风险。当然只是可能性,因为国产手机安卓阵营正在迅猛增长,填补苹果的缺口;此外,如果与闻泰的交易顺利执行,几十亿回款,作为非主营收入,财务也就安全了。

如果财务爆雷,更大的连锁反应是影响今年的定增,以及合肥项目的推进。那就是最糟糕的局面,所以管理层用尽洪荒之力也要稳住今年的业绩和财务。欧菲光是去年底拿到的定增批文,有效期一年,也就是今年底之前必须完成定增。

说了不少,千言万语,宁可多点底线思维,这两年公司治理和股价表现确实是令广大投资者失望的,非常不靠谱。现实是冷酷的,局面是险恶的,踢出果链已成事实,不必为洒掉的牛奶哭泣;希望永远不灭,要死地求生,欧菲光今年存亡的关键就是两件事:

一是购并,二是定增。悠悠万事,唯此为大!

这两件事的核心就是——钱。如果欧菲光与闻泰的购并顺利,如果今年定增完成,公司手握上百亿现金,抛弃果链,也无所谓,正好顺势剥离低端产能,聚焦镜头业务和高端产能,在产业链向上攀升。从欧菲光的历史看,不断跨界,锐意进取,百亿资金可以重新创造一个新欧菲光。

欧菲光堕入至暗时刻,现在欧菲光的股东,不像是二级市场的股票投资,更像是一级市场的风险投资。

欧菲光脱离果链,抛弃旧包袱,手握百亿现金,一切归零,相当于从原点出发,蔡总二次创业。其实,二次创业的条件也不是完全归零,毕竟安卓业务和镜头技术的积累已经非常深厚,港股的手机光学企业丘钛和舜宇都不是果链公司,单靠安卓也能做到千亿市值。

股价正好要跌到两年前的爆雷时刻,那时我进入欧菲光,是赌困境反转,现在也回到原点,变成了一笔创业投资,真是造化弄人!

手机光学的产业链的价值分布是这样:

现在的摄像模组是产业链下游,是低端,是红海,其实就是镜头、芯片的组装,无论苹果还是安卓,毛利率都越来越低,鸡肋化的生意,本来就是准备逐渐剥离;

中游的镜头是块大肉,技术门槛更高,品控难度更大,毛利率更丰厚,舜宇光学靠的是镜头与摄像模组的垂直一体化,仅安卓业务就在港股把市值做到二千亿港币,欧菲光目前发力的目标是追赶舜宇;

上游的传感器,CMOS,是光学电子的皇冠,已经进入半导体领域,有着高达50%的利润率,目前被日韩厂商垄断,索尼和三星两家就瓜分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中国有家企业豪威跟在后面,被韦尔股份收购,手机光学赛道的终极目标是CMOS。

二次创业,欧菲光的未来有两个前途,最乐观的和最悲观的:

最乐观的前途是,今年两大任务落地,果链资产变现,定增顺利实施,合肥项目开足马力,欧菲光手握百亿资金,明年业绩恢复填坑,三年后成长为镜头赛道的领军公司,比照舜宇光学,市值登上千亿级别,然后向上游半导体传感器领域进军;

最悲观的前途是,购并交易失败,定增计划失败,财务爆雷,再次依赖南昌、合肥国资输血续命,最惨的,监管部门调查信批违规,退市,END。

这家公司的上限与下限,基本就是这样。心态归零,投资者做好心理准备,风险无处不在,黑天鹅不时飞起,欧菲光今天是风险暴露了,问题是果链里的公司,谁将是下一个欧菲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