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奇案:新郎命丧花烛夜,新娘被辱,知县抓真凶

康熙二十八年,天下太平。

江宁府上元县某日,一大早县衙门口的鼓声就响了起来,知县打着哈欠升了堂。

报案的是一名女子,女子容貌清秀,倒是有几分耐看,只是姿态颇有狼狈,哭哭啼啼,还穿着婚服。

也是奇怪,大喜日子上公堂的倒也少见,莫不是其丈夫过河拆桥隔日就休妻?知县暗暗想道。

言归正传,知县一番审问下才知其来龙去脉。

堂下此女名叫柳氏,于昨日刚嫁于城南王家王三为妻。

昨日王家好不热闹,新娘早早就过了门待在香闺静等夫君,夜深,亲朋好友尽数离去,丈夫才开门而入。

王家官人进门就吹灭了灯,上了床,揭了柳氏红头盖。花烛夜,此情此景,发生了什么自不必多说。

再说隔日清晨柳氏醒来,枕边并无他人,以为丈夫体贴准备早饭去了,恰逢人有三急,柳氏去茅房。

这一去可不得了,只见茅房地上躺着个穿囍服的男子,一片血泊,身上还插着刀,显然已经去了。

柳氏吓得不轻,立刻即来报案。

县令带着一帮衙役就去了城南王家,王家就王三这个独苗苗,父母早亡,自小吃百家饭长大。王三也争气,成年后做了点生意,算是挣了点家财,这才有了这门亲事。

街坊认出尸体正是新郎王三,仵作验尸后,得出结论,死于刀器,亥时左右身亡。

柳氏听闻两眼一翻,当场晕死了过去。

原昨日与柳氏同床的竟是贼人,真的王三早于亥时就已身亡,那贼人必定是在杀害王三后假冒王三与柳氏行了房。

这也难怪,古代家风甚严,夫妻成亲前大都见不了几次,有的甚至结婚当天才知对方容貌,柳氏没认出也不足为奇。

这边柳氏羞愧悲恸,县令问柳氏可知昨夜那贼人有何特征。

柳氏说道:“昨夜天黑,我又初为人妇,不敢瞧他,只记得他身上有股寺庙的香火味。”

县令问道:“可是和尚。”柳氏回答:“并非是光头。”

县令又问家中可有少财物,柳氏回:“屋中未见有翻动,不曾少东西。”

县令沉思,有香火味又不是和尚,必是久去寺庙的香客或者寄宿在寺庙的客人。不求财,只为色说明此人并非飞贼求财时顺带劫色。针对性很强。

县令又问柳氏之前可有对其爱慕者,柳氏意思自己家风甚严不曾与其他男子有来往。

县令观柳氏神情悲痛并无作假,初步认定与柳氏无关,安慰了一番柳氏,说一定会查出真凶还她公道后便回府了。

这边县令回衙门后,安排了左右悄悄去调查记录城里寺庙可有常住的香客。过几日放出消息,说已抓到贼人,秋后问斩,此案已结案。

再说柳氏,刚过门就守了寡, 孤苦一人生活在王家,几月后,有好色之人张生上门扰其,说愿与之生活,柳氏呵斥之。

张生也不恼,常用言语调戏,神情间颇有得意,柳氏不堪其扰,遂曰:“你若真有心可明日午夜前来与我相会。”

隔日子时,张生准时而至,正欲去床前与柳氏共赴好事,突然,屋中串出来两个衙役把他抓了个正着。

张生被带到县衙,县令升堂,问他可否认罪。张生反问:“男女两情相悦何罪之有?”

县令说张生就是杀害王三的凶手,张生不认。县令说那日王三家中分文未少,显然不是为了钱而来,故而假意结案,料定贼人闻风必有后作。果然你此后常来骚扰柳氏,我故意让柳氏与你约定,暗中派左右瓮中捉鳖。

这时左右来报在县令耳边悄悄说了几句。县令惊堂木一拍:“大胆张生,你可否在寺里做长工。”

张生承认。县令哈哈大笑,说那日柳氏虽看不清贼人脸,但是却记得你身上那股特有的香火味。

张生大惊失色,大刑伺候下全都招了。

张生常年给城中寺庙做长工,某日在寺中邂逅柳氏后,为之容颜所倾倒,几次打听之后,想找媒婆说媒,却被告知其将欲嫁给王三。

刚好张生和王三早年有隙,计较之后毒计生出。

那日得知柳氏出嫁,等王家亲朋尽走后,张生偷偷溜了进去,见王三喝醉一人上茅房,悄悄跟了上去,在茅房里了结了王三。

随后趁着天黑,想着柳氏也未曾见过几次王三,进屋就吹灭了灯,与柳氏做成了好事,寅时一到张生就溜了,自谓神不知鬼不觉。

听闻县令结案,还以为又是个糊涂官,便放松了警惕,欲与柳氏再次欢好,哪知中了计。

张生被判了八十大板,竟是硬生生打断了气。王三得以昭雪,只是可怜了柳氏,丧了夫君,又丢了清白,县令给了点柳氏盘缠,让她远去至苏州府重新开始生活。

(0)

相关推荐

  • 洞房夜凶案

    汉周读书 252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嘉庆年间,浙江某县.   一日晌午,知县大人正于后堂歇息,忽闻鸣冤鼓响,有人报案来了.   报案的,是两个女子.   一个岁数较大,一个年 ...

  • 民间故事:贼人训练老鼠行奸,上百女子遭祸害,县令巧计捉奸

    明朝万历年间,四川邛州有一著名县令,名叫周密,最善谋断,在他手中没有破获不了的案子.在他为官一生中,有一案非常离奇,贼人竟然训练老鼠助自己行奸,实在匪夷所思,不过最后还是被周县令破获了! 这日,周县令 ...

  • 京剧《郑恩做亲》剧本唱词

    [第一场] (赵匡胤上.) 赵匡胤 (引子) 万载长春圣朝里,和气霭欢声四起. (念) 惟愿天子寿无极,平安雨膏泛玻璃.文明广论天下士,弓马不闻边疆息. (白) 本藩赵匡胤,现在显德王驾下为臣,官拜南 ...

  • 神捕

    明朝末年,山西晋城有位富商,姓徐,年近五旬,为人仗义豪爽,心地善良,每逢灾年就开铺施粥,还给大家行医看病,因此大家都叫他徐大善人,这徐员外,开着米店,绸缎店铺,药店,生意越做越大. 但是别的地方就不一 ...

  • 清朝奇案!老妇人被害出现三个凶手,知县破案不忍心判决

    引读:古人总说,"法不外乎情",有的时候,我们看到罪犯,表面上犯下了无法饶恕的罪行,但如果我们了解到背后的真心之后,或许会有另外的想法.比如今天所说的这宗清朝奇案,一位老妇人被害之 ...

  • 清朝奇案:同一男子 两任新娘接连惨死 八任官员 为政绩不断屈打成招

    同治年间,江西赣州府龙南县的赵知县接到本县杂货铺老板吴贵的诉状,称其刚刚出嫁不到10天的女儿妙姑无端被人杀害,恳请县太爷查明凶手,为女儿报仇. 赵知县带领衙役.仵作第一时间去往了现场,发现现场保护得很 ...

  • 清朝奇案:两次成亲,新娘都离奇死亡,五届知县接手,才擒获真凶

    清朝同治年间,江西赣州府龙南县发生了一起命案.当时的知县姓赵,这天他收到一份状纸.这份状纸,是龙南县一家杂货店的老板呈上的.这个老板姓吴,叫吴贵.他说,他女儿妙姑嫁出去才几天,就被人谋杀了.他的诉求是 ...

  • 清朝奇案:孽子私通后母,毒害老父,知县除恶

    道光八年,山西大同有一商人汪保财,人如其名,虽创下硕大家业却相当小气,铁公鸡一个,家中事无巨细的开支都要过问,同意了才给银子,因此家人都颇有不快. 保财早年丧妻,留有一子汪二,因自小无母亲管教,汪保财 ...

  • 清朝奇案:美妇失踪,丈夫入狱,知县查真相,结局太荒唐

    清朝道光年间,广西有个杀猪佬叫陈运文,长得三大五粗,虎背熊腰,铜铃大眼一副凶相.陈运文吃苦肯干,猪肉生意做得红火,没几年就攒下了数百两银子,还娶了个貌美女子赵氏为妻. 话说这赵氏当初是看陈运文富足才嫁 ...

  • 【转】清朝奇案:两次成亲,新娘都离奇死亡,五届知县接手,才擒获真凶

    清朝同治年间,江西赣州府龙南县发生了一起命案.当时的知县姓赵,这天他收到一份状纸.这份状纸,是龙南县一家杂货店的老板呈上的.这个老板姓吴,叫吴贵.他说,他女儿妙姑嫁出去才几天,就被人谋杀了.他的诉求是 ...

  • 明代奇案: 一具无头尸体,新娘金蝉脱壳,知县慧眼擒凶

    明代江西临江府峡江县有一书吏,姓许名江,为人本分不爱生事,却极爱饮酒,十次饮洒,倒有九次醉回.娶妻蓝氏,刁懒成性,极爱贪个便宜.生有一女,起名兰心,却有出奇的姿容,虽不是闭月羞花,但高挑白净,清秀俊美 ...

  • 清朝奇案:绝美妇命丧雨夜,知县妙计拿真凶

    清道光年,江苏常州府有一华姓富户,主家单名安字.家底厚实,钱财万贯.亦或是华安年少时纵欲过度,被酒色腐蚀了身躯,到了中年其妻才为他诞下一子,老来得子却是生下来就有智力障碍,华安随意给其取名叫之华二.街 ...

  • 清朝奇案:美少妇命丧雨夜,知县妙计拿真凶

    清道光年,江苏常州府有一华姓富户,主家单名安字.家底厚实,钱财万贯.亦或是华安年少时纵欲过度,被酒色腐蚀了身躯,到了中年其妻才为他诞下一子,老来得子却是生下来就有智力障碍,华安随意给其取名叫之华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