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更有底气讲文明的交流互鉴 张国刚
相关推荐
-
郑和下西洋无利可图,还劳民伤财,为何明成祖朱棣还要坚持此举?
朱棣是中国唯一具有海洋意识的皇帝,永乐朝的中国,正在走向海洋帝国.这是中国文明避免衰亡的唯一正确道路,在欧洲大航海之前,朱棣有魄力做出如此前瞻性的选择,可谓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中国近现代所有的悲剧,都 ...
-
祝贺|《邮票上的海上丝绸之路》隆重首发!
"邮票上的--" 系列图书再出新著 且看小编采撷的报道 -- 祝 2018.11.22 贺 编委会 顾 问:杜源生 刘献祥 主 任:陆开锦 刘宏伟 陈必滔 副 主 任 ...
-
不仅仅是商业:威尼斯对欧洲的深刻影响
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画作,前往东方游历的马可·波罗--你一定在某个地方听说过威尼斯,这颗"亚得里亚海明珠",中世纪地中海强大的海上"共 ...
-
丝路千帆远
(这篇文章是2016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物报>博物馆专刊上的约稿,后中国社会科学网亦转载.) (文章是为了介绍单位的展览的,但也将海上丝绸之路简单的综述,可助了解.) 亿万年 ...
-
“三星堆青铜器”被重视的原因
世界上很多的事,都有因果.三星堆自发掘开始,便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了我们的见识,而其中出土的文物,也在一件件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向我们诉说这段不平凡的历史-- 三星堆夏商青铜文明的发现和确认,使我们对古蜀 ...
-
【最新作文】世界文明:美美其美,美美与共;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交流互鉴。
作文真题指导系列+作文素材系列+作文押题+作文微指导 有意入群,可以联系小编微信:wxcbh3407 原题再现 2021年春季鄂东南省级示范学校高中教育教学联盟5月联考 命题:黄冈中学 胡强 雷胜红 ...
-
黄平委员: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就是要实现美美与共
黄平委员: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就是要实现美美与共
-
商周青铜文明的交流互鉴
2020-09-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30日总第2022期 作者:杨博 分享到: 字 ■三星堆的青铜人头像 青铜器是商周贵族墓葬中最普遍和主要的随葬器物,成为判定 ...
-
「每日一习话」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每日一习话」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
上古西亚文明的交流互鉴
古代两河流域滚印印纹(铭文为"舒伊里苏,麦鲁哈的翻译人员"),体现了两河流域与印度河流域的文化交流.资料图片 上古西亚文明以两河流域文明为代表,此外还包括古代伊朗文明.古代安纳托利 ...
-
艺术发展论坛的对话:美美与共 中外艺术与文明交流互鉴
原标题:美美与共 中外艺术与文明交流互鉴 --来自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艺术发展论坛的对话 在昨日举行的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艺术发展论坛上,来自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约旦等的国外专家 ...
-
37国和地区古玻璃文物亮相莫高窟 集中展现丝路文化交流互鉴史
2021.8月5日上午,兰州海关所属敦煌机场海关工作人员对300余件入境参展文物进行通关监管查验. 敦煌机场海关供图 "琉光溢彩-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古玻璃珍品展"8日在敦煌莫 ...
-
守护文明根脉 促进交流互鉴(观点)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任何国家和民族都在历史和文明的根脉上成长.历史文化遗产是物质遗产,更是精神遗产.无论是印刷.刺绣等传统技艺,还是文物.古迹等物质实体,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的文化遗 ...
-
亚洲文明交流互鉴的北京印迹
"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正在北京举行,这是汇聚亚洲文明的宽广平台,是亚洲文化大交流的人文盛事,是激发文化共鸣.维护文明多样性的文明盛会.北京作为世界城市,自古与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