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文明根脉 促进交流互鉴(观点)
相关推荐
-
5.18国际博物馆日,读曹兵武《博物馆与文化》
博物馆是什么:对博物馆与博物馆学的文化思考 --<博物馆与文化>导读 <博物馆与文化>一书乃曹兵武的博物馆相关文章汇集,内容涉及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定义.博物馆定位.博物馆学相 ...
-
西安:多举措打造文物保护“西安模式”
12月10日,记者从西安市文物保护大会上获悉,为进一步做好全市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西安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西安市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l ...
-
附小学子说文物——春秋莲鹤方壶
学子说文物 -豫章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小朋友们,你们好呀,"附小学子说文物"栏目又和大家见面啦!博物馆作为承载历史文化和传承人类文明的建筑,是一座城市的文化价值所在.而文物作为博物 ...
-
做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企业人
当我们一行人来到偃师二里头遗址,当下车一看,萌萌的,只有几块石碑树立在那里,几间庙还关着门的. 下车就去找人咨询,问了几个老爷在那里坐着,说要初一.十五才开门!突然内心里想原来是这样的!内心是空空的, ...
-
【最新作文】世界文明:美美其美,美美与共;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交流互鉴。
作文真题指导系列+作文素材系列+作文押题+作文微指导 有意入群,可以联系小编微信:wxcbh3407 原题再现 2021年春季鄂东南省级示范学校高中教育教学联盟5月联考 命题:黄冈中学 胡强 雷胜红 ...
-
黄平委员: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就是要实现美美与共
黄平委员: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就是要实现美美与共
-
商周青铜文明的交流互鉴
2020-09-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30日总第2022期 作者:杨博 分享到: 字 ■三星堆的青铜人头像 青铜器是商周贵族墓葬中最普遍和主要的随葬器物,成为判定 ...
-
「每日一习话」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每日一习话」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
上古西亚文明的交流互鉴
古代两河流域滚印印纹(铭文为"舒伊里苏,麦鲁哈的翻译人员"),体现了两河流域与印度河流域的文化交流.资料图片 上古西亚文明以两河流域文明为代表,此外还包括古代伊朗文明.古代安纳托利 ...
-
艺术发展论坛的对话:美美与共 中外艺术与文明交流互鉴
原标题:美美与共 中外艺术与文明交流互鉴 --来自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艺术发展论坛的对话 在昨日举行的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艺术发展论坛上,来自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约旦等的国外专家 ...
-
亚洲文明交流互鉴的北京印迹
"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正在北京举行,这是汇聚亚洲文明的宽广平台,是亚洲文化大交流的人文盛事,是激发文化共鸣.维护文明多样性的文明盛会.北京作为世界城市,自古与很多 ...
-
“儒学、汉学与文明交流互鉴”专题研讨会顺利举办
2021年10月19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北京语言大学.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主办,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国际交流部承办的"汉学青年学者研习营2021"之&quo ...
-
今天,我们更有底气讲文明的交流互鉴 张国刚
. 今天,我们更有底气讲文明的交流互鉴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吴越 日期:2021-07-31 "一带一路"不仅是传统丝路文明在现代的延伸,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桥梁和纽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