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伊绯:傅增湘谈永乐大典

傅增湘《永乐大典》

肖伊绯

著名藏书家、版本学家傅增湘(1872—1949),曾亲睹清宫《永乐大典》的散佚,又曾于北平厂肆间倾力搜购《永乐大典》,还曾为张元济选购《永乐大典》,自己也曾仿真影印过《永乐大典》,实可谓百年来与《永乐大典》最有书缘者。

《藏园群书题记》中有三条与《永乐大典》相关,见证了傅增湘的曼妙书缘。其中,第二五四条“永乐大典跋”,是为其生前所收藏并一直留在身边的一册《永乐大典·诗话》所作的题跋,文中概述了傅增湘一生的《永乐大典》闻见录与藏书心得。此跋开篇即语:

《永乐大典》旧藏于翰林院敬一亭中。至辛丑以后,翰林院裁撤,其残帙乃时时流入厂市,余所见者不下数十册,往往为介于南北友好及图书馆中,所自藏者只《水经注》四册、《南台备要》一册而已。未几,是五册者亦举以让人,而箧中俄空矣。前岁过史吉甫太史家,出所藏两册相示,一为《堪舆图说》,一为《诗话》,心窃羡之。已而吉甫卧病,医药无资,乃言愿得五百五十金以《诗话》一册归余,急诺其请,然昔年之值已一倍有半矣。“厚价收书不似贪”,其殆为我咏乎!

据此可知,自1901年清宫翰林院裁撤以来,《永乐大典》就开始开量散佚出宫,并开始于民间售卖。傅增湘曾过眼百余册,但往往皆是介绍给友人购得,自己只购藏《水经注》四册、《南台备要》一册而已。没过多久,傅手头的这五册也出让了,手头空无一册。后来,他又在藏书家徐坊(1864—1916)的长婿史吉甫那里,发现了两册《永乐大典》。再后来史氏卧病,又无医药资费,表示愿意出售其中的一册,价格是550银圆。出于对这一册《永乐大典》内容的喜爱,也出于救友人之急,傅这一次慷慨解囊,购下了他毕生藏书中至死仅存的这一册《永乐大典·诗话》。

傅增湘为《永乐大典·诗话》题记的时间是辛巳四月初四日,即1941年5月左右,此时离其亲睹清宫的《永乐大典》散佚之初已整整30年过去。接下来,他就其亲身经历及所见所闻,又将《永乐大典》的散佚情况做了一番梳理与忆述,在三天后(四月初七日)补记了相当多的内容。他在补记中特别提到:

庚子之役,翰林院以地邻英馆,遂为英兵所据,文卷图籍悉被摧夷,或投入井中,或取填战垒。有人曾见东直门外油坊制篓者皆用《大典》残叶,取其大幅坚厚,外注以油,经久渗。蹂践摧残,可以想见。然辛丑和议告成,由英使备文交还吾国者尚有三百余册。余闻李木斋师言,当日移交外交部时,师实身与其役,黄绸巨袠,罗列几案,高叠如山。英使朱迩典语师曰:“吾二人缘是往还奔走,粗效功勤,宜有薄酬。用志兹役。”迳就案上各检一册携归。其书既还,仍归翰院。时国论方新,古学旧书多不措意,寺胥厂估潜移密取,流入坊肆者一册可售十金,筦钥益以疏弛。辛亥革命,官寺一空,微闻清秘堂诸君职司典守者协议朋分,人得十许册以去。残余之物点付教育部者,只六十有四册。

在这段补记中可以看到,《永乐大典》不但有前述内部散佚的“内忧”,还有列强抢掠的“外患”;内忧外患齐至的晚清中国,让《永乐大典》最终百不存一。因为翰林院接近英国使馆,在“庚子事变”中,英军占领后,竟然将馆中所藏《永乐大典》等图书投水井、填战垒,破坏严重。傅增湘听李盛铎(1859—1934,号木斋,著名藏书家)讲,战争结束后,英军虽然归还了部分《永乐大典》,但即使是来送还此书的英国使节,也还是随意拿走了两册,自称算是车马费!

更有甚者,《永乐大典》战后四处可寻的残叶,因为用纸坚厚,竟被油坊直接拿来做滤油的漏斗!后来书商们蜂拥收购,一册可以卖到十块银圆。剩余的《永乐大典》也逐渐被盗出变卖,到辛亥革命时,原监守人员更私分了本就极少的余书(每人分得十余册),上交政府教育部备存时只有64册了。

(0)

相关推荐

  •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袁枚<小仓山房尺牍>中,收有一封写给一个秀才徐小汀的信.原来是徐小汀向袁枚订购了三套<小仓山房全集>,袁枚托人给他捎去.可能因为袁枚名气太大,他的"全集六十余卷&qu ...

  • 《永乐大典》副总裁王偁书法欣赏

    王偁(1370-1415),字孟扬,号密斋,元末潮州路总管王翰之子,塘前乡官烈村人.父死时,偁方7岁,母刘氏手书先人遗墨及古今英雄豪杰传略教之.洪武廿三年(1390)王偁中举人,次年赴京参加会试落第, ...

  • 肖伊绯:傅增湘推销《道藏》

    <藏书报>3月19日刊发 傅增湘与<道藏>影印 肖伊绯 近日,一通傅增湘(1872-1949)向友人推荐<道藏>影印本的书信现身拍场,笔者有幸获见.此信尚未见有公开 ...

  • 肖伊绯:纪念罗兰·巴特逝世40周年

    2020年3月26日,法国作家.符号学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逝世40周年. 1980年2月25日,法国作家罗兰·巴特从密特朗主办的一场宴会离开返家时,于巴黎的 ...

  • 肖伊绯:审美与反审美

    刊于4月26日<北京晨报>,发表时有删略. 这是约15年前的旧作,其时正在北京<新潮>杂志社. 后来去法国之后,曾对文中观点有过反思与修正,辑入<十城记>. 在世界 ...

  • 肖伊绯:易经的文明

    "文明"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所谓"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大意是说:阳刚之气在宇宙中蕴藉之时,天下开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文明气象."文明 ...

  • 肖伊绯:吴晓铃与笔名录

    ‍刊于天津<今晚报>4月28日,发表时删略为短文, 以下为原稿(民国作家笔名增补修订部分省略) 吴晓铃:增补鲁迅笔名30种 --兼及佚文<评'现代中国作家笔名录'>之发现 肖伊 ...

  • 肖伊绯:徐英纠缪章太炎

    刊于<北京晨报>专栏,发表时有较大删略,原文请参阅拙作<纸江湖>    1935年4月13日,在南京的国立中央大学,两位知名教授堵在家门口,破口大骂起来,令人诧异不已.对骂的两 ...

  • 肖伊绯:钱玄同戴健脑器

    <中国家庭报>专栏文章之一 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健将钱玄同(1887-1939)因长期从事学术研究,伏案工作日久,曾一度出现神经衰弱.脑贫血等慢性病症.为治疗这些慢性病,他曾多次就诊医治, ...

  • 肖伊绯:周越然藏书聚散

    刊于<北京晨报>5月5日专栏,因版面所限,发表时有较大删略. 原稿辑入拙作<纸江湖>,敬请参阅.   西泠印社2013秋季拍卖会·古籍善本专场,有几部周越然藏书悄然现身.这意味 ...

  • 肖伊绯:湫漻斋丛书考

    刊于<藏书报>,发表时有删略. 陈凖(1900-1941),字绳甫(又作绳夫),号袌殷,温州瑞安人.家有"袌殷堂"藏书楼,幼承家学,曾为中华图书馆协会会员,又曾在上海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