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适之这首《罢相作》,也是一首名篇,表达了遭到小人陷害的悲愤
相关推荐
-
唐诗解读——张九龄之《感遇十二首》(其四)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募. 注: 池潢:池塘. 三珠树:即三株树,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宝树. 矫矫:鸟 ...
-
花和诗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花和诗 作者:赵红远 1 你从<诗经>里走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 ...
-
宰相争斗失败,写下此诗讽刺挖苦,表面悠闲其实内心非常恐慌
在杜甫的名作<饮中八仙歌>中,形象地对盛唐时期的八位酒仙赞叹不已.首先登场,"骑马似乘船"的贺知章与斗酒诗百篇的李白最为出名,但很多人却对其中的"左相&quo ...
-
受到刺史的羞辱,李白写下千古名篇;刺史去世,李白为他大唱赞歌
开元八年,李白在渝州游历,此时的他虽然只是一个青年,却已经有了相当的名气.当时的渝州刺史,是一个叫做李邕的官员.他听说李白的到来,盛情相邀,李白也希望借此机会,结交李邕,便爽快地前去拜谒. 然而,这次 ...
-
诗人送别好友写下此诗,不料成为千古名篇,却被许多人当成爱情诗
大家好,我们的晓正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虽然表面看来,王维是说李龟年会想他,其实又何尝不是自己不舍与李龟年离别,当然,男人朋友之间,不能撒娇似地 ...
-
唐诗解读——李適之之《罢相作》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注: 乐圣:指嗜酒者. 解读: 按照一般世俗意义的标准,李適之无疑是成功人士,因为他曾经在开元末年,官至宰相,并且为人疏直坦荡,时誉甚美.然而李適之 ...
-
千家诗(一百五十九)——罢相作
罢 相 作 李适之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大家好,我们依然继续来欣赏千家诗的五言绝句部分.今天,我们要来一起品味的是唐代诗人李适之的<罢相作>.还是老惯例 ...
-
辛弃疾的5首中秋词,第一首是神作,结尾一首最冷门
每天诗词猎奇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节气节日众多,但对国人而言,最重要的节日当属两个象征着团圆的节日--春节和中秋节.其中中秋节自古以来就因象征着阖家团圆而备受民间推崇.早在唐代时,中秋就已兴起玩月赏月的 ...
-
王安石晚年罢相后,内心失意写了一首诗,以物言志意境高远!
宋朝在中国历史上,那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而且南宋在文化上所做出的贡献,也是同样的很伟大,不亚于唐朝,尤其是宋词,这种不同于唐诗的文化形式,它的存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同样的也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 ...
-
王安石两次罢相,晚年创作了一首诗,短短28字写尽心之所向!
清朝诗人黄景仁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百无一用是书生,把书生贬得一无是处,但是小编却觉得黄景仁的见解有些过于偏激,他如此贬低,很可能因为本身存在偏见,却以己推人,所以觉得天下的书生都毫无用途. 事实上不管哪 ...
-
王安石罢相后心灰意冷,“洗稿”古乐府一首诗,结果成了千古名篇
北宋名相王安石,外号"拗相公".一生坚持己见,极力在北宋王朝推行其"变法主张".结果不但生前遭到朝中"保守派"打压,死后也被文人蓄意撰文抹黑 ...
-
南宋四大诗人,除了陆游,他作诗20000余首,这一神童5岁就能写诗
唐诗宋词,是唐诗与宋词的并称,唐朝是诗的时代,宋朝是词的时代,这两个时代是诗词最繁荣的时代,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明珠.但是这并不是说宋代人就没有诗人,唐代人就没有词人,相反还有许多佼佼者,来看看 ...
-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经典好文
一个信任,一个感悟,回首人生,多少赌注,成了一个人的明白,多少失去,成了一个人的懂,是非可以,总有人生的忘记,也有时间的耽误. 一个人,感悟一世的韶华,多少的冷漠,沉醉一个人的世界,藏着太多的委屈,承 ...
-
孤独的诗人写下一首思乡之作,无一字不伤感,无一字不忧愁
孤独的人创作出来的作品自然而然与众不同,毕竟那份孤独也是会影响作品,而诗人处于孤独之中,无论是对于现实的感知,还是对于人生的理解,也都更加的深刻:尤其是当一个人远离了故乡,独自在外漂泊,这个时候会思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