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第一张卷子先传给同桌

当教师,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发卷子(有时是测验、有时是练习)。学生2人同桌,你会看到如下情形:

情形一,你发给近处学生的第一张试卷,他很自然地先行递给远边的同桌,自己再拿你发给他的第二张卷子。俩人基本同步开始答卷。

情形二,近处的同学“自然地”接受了第一张试卷,并试图开始看。但他看不了,因为你接着发下的第二张盖住了他手底下的卷子。他“不得不”停下,被动地把这第二张卷子传递给远边的同学。和第一种情况相比,俩学生均略略晚一点开始答卷。

类似的场景还有:

升旗仪式,有的同学早到了,往排椅的里面靠近中间位置坐好,就开始专心做自己的事,或看看书、或听听英语等。等仪式结束,两边的同学走后,他再起身撤离。

而有的同学早到了却不往里走,而是靠边就地坐下,把里面的座位空在那里。后边陆续来人了,他则要一次次起身让人家通行,这样站起、坐下几个回合……,早来的几分钟里,啥事情也做不了,以此“换来的便利”则是,仪式结束时他可以较快离开。

这些事情还好,基本不涉及别人的利益,算是细节问题。

我们再来看:

在开水炉处冲咖啡饮料,泡方便面,包装材料就近一放,端着自己的东西就走。同学,那些包装材料也是你自己的东西啊!

把喝完的剩茶,随手倒在水槽内。

“反正有打扫卫生的阿姨嘛!”

选课、走班,时间紧迫,边走边吃、喝。到达教室,顺手把包装纸、饮料瓶放进教室门后,也不管那垃圾筐其实已经堆满了。

“我不就放了那么一个嘛!” —— 那满满一桶,也不过十几个。你放,我没有意见,关键是,你放十几次,倒过一次没有?呵呵。

是的,你的想法没有错,你遗留的垃圾,客观上似乎是给打扫卫生的阿姨创造了就业机会,也给教室的主人 —— 你的学科老师创造了起身倒垃圾、顺便锻炼一下的条件,以防止他颈椎疲劳。

可是,这并非你的主观意图,你是无意间流露出了作为动物性的本性 —— 个人优先,不用管别人。

类似的事情还又很多:第四节或第五节下课,自习室里自己的东西不加收拾,先去食堂吃饭,管他后来自习的同学有没有座位;餐厅吃完饭,桌子上到处是油、水、擦完嘴的纸巾,甚至餐盘餐碗都不收就扬长而去,“反正有餐厅师傅会收的”……

人类之所以从动物界分化出来成为高级动物,源于他的社会属性—— 能够集体行动,平日里小事上能够彼此关照,遇大事则群策群力应对。

这件小事你不管、那件小事你也不管,慢慢地你就养成了“人人为我,但我不用管人人”的行为习惯。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这坏习惯是最致命的东西。

你有没有感觉到,有时候开展活动,组织者要求大家自由分组时,有些人总是那么不受欢迎?因为他的社会属性意识不足,大家知道,他来到组内,除了添麻烦外,对大家不会有什么帮助。

人啊!不是天生就有好人、坏人之分的。

好人是慢慢修养而成的。坏人呢?

成年人中的那些“坏人”,哪一个最初也没有立志成为一个坏人。都是一点点、慢慢只从自我意志出发,行为积累、意识积累、习惯积累,慢慢变成的。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一个后妈,居然几次去购买毒物、分批次给继子投毒,导致孩子慢慢中毒、最后不治身亡。她的私心居然是“希望她的丈夫专心只爱她一个人”。

人生不易,需要自始至终坚持谨慎修身。

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未来各行各业之领军人物。

我们要有远大志向,但志向远大并不意味着我们大学一毕业,立马就会自动成为行业翘楚、领军人物。我们不但要专业学得精湛,而且人品必须高尚,否则你领导谁去?谁又乐意被你来领导呢?

领导力,不是只会简单地发号施令,更不是对别人的颐指气使,首先是服务于他人的意识、服务于他人的能力、服务于他人的行为。

领导力的基础是合作力,是在群体中受欢迎的水平,是事事关照到团队里所有人的意识。这些玩意儿,在小时候是由家长教给,大了,则需要个人慢慢修行。

从现在起,让我们把第一张卷子先递给自己的同桌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