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相“印”:印里的中国文化

(0)

相关推荐

  • 学术 | 光照一代的印学开拓者——《去疾印稿》序——韩天衡

    在当代篆刻界,方去疾先生是杰出且重要的一位大家(图一).就我的认识,他在印学(包括篆刻)领域里的贡献至少是有三个方面. 图一 <去疾印稿>书影 一.钩陈索玄,梳理流派,正本清源 自19世纪 ...

  • 展品介绍 | 《黄秋盦印谱》的特殊意义(韩天衡)

    ▲黄秋盦印谱 ▲黄秋盦印谱 ▲黄秋盦印谱 ▲黄秋盦印谱 ▲黄秋盦印谱 ▲黄秋盦印谱 ▲黄秋盦印谱 ▲黄秋盦印谱 ▲黄秋盦印谱 我们中国的篆刻有三千年以上历史,但把印章制成印谱,从最早的北宋杨克一< ...

  • 学术 | 印谱制作的发展

    印谱制作的发展 韩天衡 古玺印的出现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殷墟出土的三方 (图一)不是直接发掘的,1935年,黄濬(伯川)在殷墟地摊上发现三枚殷商出土的古玺.但很奇怪的是整个漫长的春秋时期没有发现过印章. ...

  • 韩天衡 岁月塑我,我塑我心 毛时安

    . 诚然,笔墨.造型.结构,乃至计白当黑.气韵生动,一幅画.一张字.一方印--真纯妙到极致,背后支撑它的,我以为还是有关于文化的八个字,即:诗心文胆,推新出新.         这些日子,韩天衡白天黑 ...

  • 方寸之间有大美 陈俊珺

    . 方寸之间有大美 解放日报记者  陈俊珺 . 近日,"心心相印--中国印文化大展"在上海韩天衡美术馆开幕. 印文化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包含着印章.印谱.印材等多个方面. 本次展 ...

  • 畅销10年,珍藏版《篆刻三百品》全新上市

    2009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了<篆刻三百品>,常销不断,深受诸方好评.岁月如梭,转眼十年过去了,本着奉献精品的态度,我们对全书进行了一次认真的修订,重新打磨,推出了<篆刻三百品&g ...

  •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副社长韩天衡

    篆刻艺术四十多年来是前所未有的繁荣 文汇报记者 李纯一 .               韩天衡四岁写字.六岁刻印,在方寸之间徜徉近八十年.他对篆刻艺术的感知.他在作品之外的心声,日前具化为一场展览,呈 ...

  • 学术 | 五百年印章边款艺术初探(下)——韩天衡

    五百年印章边款艺术初探(下) 韩天衡 四.印人倾诉于印款里的奇思妙想 印面唯枣栗之地,有作为的印人犹能小中寓大,尺水兴波,印款的篇幅远过于印面,聪慧的印人岂有不大做其文章而尽情发挥的?! 以窄义论之, ...

  • 关于印谱研究的几点建议

    选自 | <西泠艺丛>2021年第6期 总第78期 | 文/张炜羽 西泠印社理事 韩天衡美术馆馆长 受西泠印社委托,让我谈一谈关于印谱.印谱文献学等方面的研究状况.今天的话题是" ...

  • 香烟盒上印阳萎与中国文化传统,有半毛钱关系吗?

    针对一些国家立法规定在烟盒上印制烂肺.烂口.骷髅等"重口味"警示图标,全国人大代表.烟草专卖局副局长段铁力表示,在烟盒上印警示图标不符合中国文化传统,且目前没有增加图标的打算.(法 ...

  • 麻将里的中国文化

    麻将是大众娱乐的工具,也是一种文化,甚至有人称之为「国粹」.不过,又有多说人知道麻将的由来以及它的文化内涵呢? 中国古代有三种游戏流传至今: 1.围棋.围棋似道,产生于原始社会,三百六十子毫无贵贱,一 ...

  • 筷子里的中国文化

    曾读李白的<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由此,才知在古代筷子有个比较典雅的名字--"箸",但总觉得太书面化了,不如"筷子 ...

  • 汉服里的中国文化 

    <周易>中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黄帝.尧.舜这样的古代圣明君王,只是把衣裳穿得很得体,便将天下治理好了. <旧唐书·魏徵传>李世民:夫以 ...

  • ​​方晴君(台湾):是心心相“印”?还是心心相“硬”?(题图照片/方晴君)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70个中国文化常识,收藏起来。[心]

    70个中国文化常识,收藏起来。[心]

  •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里,有哪些正着读、倒着...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里,有哪些正着读.倒着读都很棒的诗歌? ​​​​

  • 实事求是,心纯见真:稻盛和夫与中国文化_地方要闻_人民论坛网

    实事求是,心纯见真:稻盛和夫与中国文化 2021-04-16 15:34 来源: 消费日报网 2009年,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受邀在清华大学举行演讲,演讲后的答疑环节,有位中国 ...

  • 漫谈中国文化里的牛

    春回大地,耕牛拉犁,划破油乌的沃土,撒进去的种子很快就会让天地间充满生机.牛,似乎不是耕种土地,而是打开地门,沟通天地间的气息,融进春天温热的活力.俯首甘为孺子牛.不用扬鞭自奋蹄.牛和世世代代生成的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