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 | 光照一代的印学开拓者——《去疾印稿》序——韩天衡
相关推荐
-
关于印谱研究的几点建议
选自 | <西泠艺丛>2021年第6期 总第78期 | 文/张炜羽 西泠印社理事 韩天衡美术馆馆长 受西泠印社委托,让我谈一谈关于印谱.印谱文献学等方面的研究状况.今天的话题是" ...
-
心心相“印”:印里的中国文化
印章在我国出现于殷商时期,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凭信法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以及工商往来,无不以印章取信.及至今日,印章在我国以及全世界仍有着广泛应用.除了实用功能 ...
-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副社长韩天衡
篆刻艺术四十多年来是前所未有的繁荣 文汇报记者 李纯一 . 韩天衡四岁写字.六岁刻印,在方寸之间徜徉近八十年.他对篆刻艺术的感知.他在作品之外的心声,日前具化为一场展览,呈 ...
-
韩天衡 岁月塑我,我塑我心 毛时安
. 诚然,笔墨.造型.结构,乃至计白当黑.气韵生动,一幅画.一张字.一方印--真纯妙到极致,背后支撑它的,我以为还是有关于文化的八个字,即:诗心文胆,推新出新. 这些日子,韩天衡白天黑 ...
-
方寸之间有大美 陈俊珺
. 方寸之间有大美 解放日报记者 陈俊珺 . 近日,"心心相印--中国印文化大展"在上海韩天衡美术馆开幕. 印文化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包含着印章.印谱.印材等多个方面. 本次展 ...
-
韩天衡:明代五大流派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明代的印坛犹如夏夜的天庭,群星闪烁,名手如林.而对其中特别闪烁光亮的印人和流派,我们可据实物(主要是印谱)来考察.其实,在明代流派印章崛起之时,评述性的工作即在进行,以"明"论&q ...
-
学术 | 九百年印谱的分期
九百年印谱的分期 韩天衡 发轫于北宋杨克一集辑的<集古印格>至今逾九百年.依本人的考察,似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自北宋末至明后期(约1107-1572),这近五百年的漫长岁月,是文人恋古 ...
-
韩天衡:光照一代的印学开拓者——《去疾印稿》序
来源:上海韩天衡美术馆 光照一代的印学开拓者 --<去疾印稿>序 韩天衡 在当代篆刻界,方去疾先生是杰出且重要的一位大家(图一).就我的认识,他在印学(包括篆刻)领域里的贡献至少是有三个方 ...
-
【学术研究】论黄宾虹对印学的贡献
稿件来源:南京印社学术刊物<印说>2009年第2期 论黄宾虹对印学的贡献 陈华春 世人皆知黄宾虹以山水画创作及画论名世,而很少知道其在印学上的贡献.人们在考察黄宾虹艺术实践时,仅仅局限于山 ...
-
一个人不要总是无休止的抱怨,学着去感恩,去报答,记住亲人的好
一个人活着,何任何时,是不能无所事事,更不可枸人忧天,怨声载道,必须要有他该做的事情,唯有那样他的心里才会有所寄托,他才会真正的获得快乐. 不要抱怨工作的奔波劳累,其实有的时候,不是工作本身有多么辛苦 ...
-
一代名机垂暮去,机长缘何不英雄?
今天(12月28日),哈萨克斯坦BekAir福克100坠毁事件(航班号Z92100)又有了更多的消息.好消息是这架搭载了10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客机造成的死亡人数,从14人修正为了12人.但不幸的是, ...
-
唐吟方:余正的篆刻艺术及印学研究
文\唐吟方 谈起浙江印坛,余正是个无法回避的人物.以他在篆刻创作上的综合实力及多方面才能,单凭一手工稳严谨的浙派印风,足成名家.作为专业印人,他长期在西泠印社从事篆刻创作,师承名师韩登安,研习浙派印风 ...
-
【艺术研究】此道与声诗同——周亮工印学思想初论(二)
明 何震<笑谈间气吐霓虹>石章 4.05×3.9×7.1cm 上海博物馆藏 (二)<印人传>中关于文.何等流派问题讨论的价值与局限 <四库抽毁书提要>中专门谈到明代 ...
-
李一书法欣赏,中书协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美术学博士
李一,男,1957年生于山东曲阜,美术学博士. 多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从事艺术研究.刊物编辑和研究生教学工作.出版著述多部,曾先后两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书法个展.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
-
东皋印学研究,乾隆年如皋吴彬与随山印稿,亦名醉石阁印谱
近日于友人处得观<随山印稿>,作者为乾隆年间如皋吴彬.查<白蒲镇志>,"吴彬,原名九叙,字随山,亦字厜珊,号涌岺,又号拥城.早弃举业,专务临池,真行篆隶,靡有不工.以 ...
-
余正的篆刻艺术及印学研究
谈起浙江印坛,余正是个无法回避的人物.以他在篆刻创作上的综合实力及多方面才能,单凭一手工稳严谨的浙派印风,足成名家.作为专业印人,他长期在西泠印社从事篆刻创作,师承名师韩登安,研习浙派印风,印章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