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香为礼,宋代文人之间的清雅之事
相关推荐
-
闻香如参禅,僧人清修所用香方
恋亲时见在人群,多在东山就白云. 独坐焚香诵经处, 深山古寺雪纷纷. 香是僧人参禅时的"静友",打坐修行时焚一炉香,能使人心境洁净.不受外扰,达到禅定意静之状态. 僧人日常生活中, ...
-
专稿 | 三馆联手!在山西博物院,遇上那一缕东方香魂
无论你是不是文艺青年,在熹微的晨曦燃一支西溪桃花,或在微雨的黄昏点一盏昆仑煮雪,总是一件惬意的事. 虽然燃香并非东方专利,但在这个诗性.含蓄的国度,香是中国茶的浮沉温厚,是江湖中的侠骨柔肠,是在五千年 ...
-
因《甄嬛传》爆红的鹅梨帐中香究竟是什么?
三世医老苗 促漏遥钟动静闻,报章重叠杳难分. 舞鸾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熏. 归去定知还向月,梦来何处更为云. 南塘渐暖蒲堪结,两两鸳鸯护水纹. --[唐] 李商隐 <促漏> 要说当代浩 ...
-
香:润养了时光,成就了文化
气味, 是历经承岁月的积淀, 润养了时光. 文化, 是汇集了日月的精华, 惊艳了万物. 而沉香,是气味与文化的相互融合,集天地之灵气,铸世间之珍品. 从未离开的中国香 中国用香的历史非常悠久,古时常说 ...
-
应可军 | 宁海宋代文人之间的唱和诗
宁海宋代文人之间的唱和诗 文/应可军 唱和诗是古代诗人相互间应答酬谢所作的诗词,方式有联句.酬和.赓和.追和.和答.分韵.和韵.次韵等.遥想古代,文人之间以诗赠友,酬诗作答,篇篇诗词之间记录下的是千古 ...
-
宋代文人裴煜尺牍《久疏帖》#书法# #高...
宋代文人裴煜尺牍《久疏帖》#书法# #高...
-
香筒:古代文人的极致雅器
掐丝珐琅鎏金錾花云龙纹垂恩香筒 香筒起源何时有待研究.唐代有名为薰笼的香气,白居易诗句:"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它是薰衣的香气,宫女能够依靠而坐,可见此笼较大.宋代范成 ...
-
纸中“尤物”——宋代文人尺牍中的罗纹笺
宋人尺牍 宋代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崛起,使书法圈子也日渐扩大,而书法用纸方面也跟着文人的需求产生出了新的变化.一批新品种的书画用纸随之诞生,信笺纸品种中呈现出许多新的样式.而有种笺纸唐代已经出现,但是到宋 ...
-
宋代文人画的形成
真正文人画的出现,应该从从宋代讲起. 宋代欧阳修.苏东坡是文人画的提倡者.他们有诗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苏东坡<与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论画不以形似为重, ...
-
宋代文人画:心中有山水,笔下存河川
国际艺术微刊 · 最受欢迎公众号 国内外艺术名家·绘画·摄影·书法·设计·文学·音乐 宋朝的历史地位,在很多教科书中给人的印象就是"积贫积弱",彷彿这就是宋朝历史的全部.事实并非如 ...
-
高居翰:宋代文人画及禅画
我们在前面提到的传统画论认为,描绘某特定实物或景色的绘画应该在观者心中勾起与他看到实物真景时同样的思想和感受.直到1 1世纪后半叶,这个理论都还没有受到认真的挑战.然而在同一时期,有些关心绘画的人士也 ...
-
《撵茶图》与宋代文人茶集
沈冬梅 刘松年是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时的画院与宫廷画师,是与李唐.马远.夏圭齐名的南宋四大家之一,兼擅人物画与山水画.画风师承李唐,而有新的杰出成就,以至明代张丑甚至将其成就与地位排在李唐等其余诸 ...
-
宋代文人笔下的元宵节 : 辛弃疾的“灯火阑珊处”
南宋李嵩画的<观灯图> 现如今,在元宵佳节,不少人会带着全家老少一起出来玩,逛花灯.猜谜语等.这个习俗一直持续了很多年.不过,在古代,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女子都是"三步不出闺门&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