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倒立练瑜伽,1岁孩子过来就咬住不放,网友:吃货本色

现在很多90后的孩子都以为人父母,可在老一辈看来,他们还是个孩子,哪里懂得教育和养育自己的孩子呢?因此很多的年轻父母多孩子的管理方式都是散养的。

最近一个外国的小宝宝成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外国妈妈一年前生完孩子,为了塑身,这位妈妈每天下班回家就做瑜伽。这天回到家,照常做起了倒立。刚刚摆好姿势,一岁左右的小宝宝就跑来拉扯妈妈的衣服。

妈妈怕自己的动作伤到孩子,就喊着让宝宝离自己远一点。可妈妈这一喊,宝宝似乎离妈妈的距离更近了。无奈的情况下,外国妈妈只好喊来自己的丈夫把孩子抱走。

当爸爸抱走以后,宝宝开始特哭大哭,后来还是爸爸看出宝宝的问题。原来是宝宝想要吃奶,才会去拉扯妈妈的衣服。而爸爸把这一组相片发到网上后,不少网友纷纷评论,真是一个吃货啊,也怪不得孩子,这是生物的本能反应。

一岁左右的宝宝已经有了很清楚的动作思维,当自己饿了的时候,自然要去找妈妈要吃的。而这位妈妈看起来也是疏忽了宝宝的这一点。

1岁时宝宝的喂养要注意什么?这三点做好了有利于健康成长,很多家长没做到

1、一岁左右时宝宝开始吃辅食,但是奶也少不了

有些农村的家长觉得孩子会吃饭了就不用喝奶了,断奶之后也不让孩子喝奶粉或者是纯牛奶,只让孩子喝点粥甚至吃点咸菜。

而我们的孩子在一岁时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还是很一般,这时候给孩子只吃饭菜不喝奶,营养很容易不足。最容易造成不足的就是蛋白质和钙,而这两种营养素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蛋白质是孩子生长发育的营养基础,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而钙可以促进孩子骨骼和牙齿的生长,稳定孩子的神经。让孩子可以长得更高,晚上睡得更好。

建议每天三餐饭两餐奶,每餐是250毫升,每天达到500毫升的奶再加上食物才可以让孩子的营养更均衡。

2、孩子食物还是糊类的

以前一个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五岁后还不太会吃饭菜,因为从小都是吃米糊,吃粥,二岁前很少吃饭,都是以粥为主,所以孩子从小咀嚼能力得不到锻炼,导致孩子长大也吃不了硬一点的东西 。

我们建议孩子在十个月时就可以吃一些小颗粒的东西了,一岁时就可以吃一些软的饭了。

3、家长坚定地给孩子喂饭

孩子一般到了8个月之后就会想着自己吃饭,而这时候家长是把吃饭的主动权给孩子还是自己抓着,这个很重要,如果家长持意自己喂饭,容易让孩子觉得吃饭就是一个任务,容易挑食。但是如果让孩子自己吃饭,吃不饱再喂一点,就会让孩子觉得吃饭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建议让孩子尽快的自己进食是很重要的。

作为妈妈想要养育好孩子,还是应该从细节观察行为。最好不要孩子面前做危险动作,否则孩子的模仿能力也是很强,真不知道日后会发生什么意外。

为了避免孩子模仿,有哪几项事情父母是不能在宝宝面前做的呢?

1、不要在宝宝面前吵架

父母的情绪直接孩子的思维,吵架这种不和谐的场面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因此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即使是说话声音大了些,宝宝也会很敏感。

一个家庭氛围是会影响宝宝性格形成的最关键的因素。爸爸妈妈如果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孩子的心理会有阴影,造成极端的性格。

2、不要当着宝宝吸烟喝酒

所有的习惯都是一点一滴养成的,一个家庭如果能有好的引导,那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帮助的。但如果有不好的引导,肯定会对孩子造成影响。

现在的爸爸们基本上都是烟不离手的状态,这些坏习惯本身就是对身体有害的,如果长期当着宝宝的面做这些事情,在孩子的记忆里,可能就会认为这种习惯是对的,是可以的,如此日后有很大可能会效仿。

3、不要当着宝宝的面玩手机

现在的社会,不管男女老少人人都是手机不离手,作为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不要长时间地在宝宝的面前玩手机。对于小宝宝来说,很多新事物都怀有好奇心理,长期看爸爸妈妈玩手机,宝宝也会不自觉地迷恋上手机。更有很大一部分的爸爸妈妈,为了能让孩子安静下来,还特意把手机给孩子玩儿,这样的做法是一定要杜绝的。

既然选择了为人父母,那就一定要对自己的孩子负责任,从小好好管教,杜绝不良习惯,让孩子长大后成为优秀的人。

今日话题讨论:你们觉得爸妈的言行对孩子来说,影响有多大?欢迎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