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证据规则新编(修订版)
相关推荐
-
《山东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证据规则》修改亮点
目录索引 一.明确提出参照民事诉讼法 二.修改申请证人出庭作证提出时间并规范出庭作证程序 三.修改逾期提交证据的后果 四.明确当事人可通过仲裁委员会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五.证据交换无需当事人申请即 ...
-
新民事诉讼证据规则:人民法院应指导当事人举证并提供相应帮助
民事诉讼传统观点认为,法院在诉讼当中应当保持中立.当事人对各自的主张向法庭提供证据予以证明.若当事人举证不能,则需要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司法实践中,部分审判人员也认为举证是当事人自己的事情,法官对此不 ...
-
最高院法官权威解读:新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10大”变化
2019年12月25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以下简称<修改决定>),是2001年<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 ...
-
新民事诉讼证据规则:自认的证明效力要结合案件审理情况予以确认
证据规则中的自认,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对于自己不利的事实的表述或承认.从利害关系角度来看,当事人对于自己有利的情节的表述可信性一般,需要进行查证而确认:而对于自己不利的情节的表述或承认,具备较大可信 ...
-
新民事诉讼证据规则:不承认、不否认,并不当然构成拟制自认
自认制度,是民事诉讼证据规则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中,拟制自认的构成,更是民事诉讼中易产生较大争议的重要问题.根据司法解释,一方当事人对于对方当事人主张的不利事实,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经审判人员询问后,仍 ...
-
新民事诉讼证据规则:起诉与反诉的证据要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原告起诉或被告反诉均应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证据.通过这一规定,可以确认原告起诉或被告反诉,均存在一定的证据条件限制.若不能履行举证义务,则 ...
-
新民事诉讼证据规则:代理人自认较本人自认标准更为严格
自认制度在证据规则中有着重要的法律意义.对于本人自认的认定,法律有着明确的标准.实践中,一些当事人自身因为各种原因,委托了诉讼代理人出庭.此时,代理人对于对方当事人的主张的承认,是否直接构成自认,是一 ...
-
新民事诉讼证据规则:案件事实,慎用推定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于自己事实主张需要提供证据支持,否则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不过凡事均有例外,民事诉讼中也规定一些事实主张,可以免除当事人的证明责任.这就是常说的免证事实.民事诉讼中的免证事实有( ...
-
新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当事人申请法院调取证据的限制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制度,注重发挥当事人在程序中的作用,在证明责任上,主要以当事人提供证据为主.若当事人不能完成举证,则要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而法院,在庭审中对于证据的调查.收集和提出,并不主动发挥作用. ...
-
新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关于书证应当关注的实践问题
书证是民事诉讼的基本证据种类,也是民事诉讼中经常见到的证据种类.书证相较于其他证据,有着自身的法律特征,在司法实践使用书证,需要考虑书证自身的特点. 一.书证的特性 1.以记载内容证明案件事实 书证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