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学习第67天——大陷胸汤证与大柴胡汤证的区别
相关推荐
-
伤寒(感冒)十多天还没有好,会两种加重的病症
伤寒到了十多天,已经过了一个完整的传经期,有的病人因为身体体质好,至多到了十多天病症也就自然好了:有的病人的病症依旧是太阳伤寒症:有的病人的病症就入里了,对于入里的病症如何处理呢? 伤寒论 第一百四十 ...
-
刘夫子方解 | 五苓散
[药配主成] [组成]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煎服法]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核心功效] ...
-
伤寒论学习:67条-69条
伤寒论学习小组讨论记录 主持人:林利城老师 参与者:林佳明老师.高一萍老师.林利城老师.梁天.符英.刘敏.陈小芳.丁国才及诸位同仁(不一一列举) 讨论伤寒条文:67-69条 时间:2017年08月08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大柴胡汤证之第103条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二.少阴病 三.部证 四.合病.合证 7.大柴胡汤证 少阳太阴阳明合证 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一云呕止小 ...
-
大陷胸汤证与大柴胡汤证的鉴别应用
(文中的我指郝万山) 二十多年前,海南岛有一位医生是外科主任,他正在学习中医,想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治疗一些急腹症.他在一本小册子上看到:痞.满.燥.实.结都具备的是大承气汤的适应证.他认为消化道穿孔 ...
-
痞证类证:大柴胡汤证(183)
[8.43]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鞕,呕吐而不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这个人他发烧了,然后你可能已经用了汗法,什么桂枝汤.麻黄汤,发了汗之后,这个人还在 ...
-
JT叔叔慢慢教-183-痞证类证:大柴胡汤证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8.43]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鞕,呕吐而不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这个人他发烧了,然后你可能已经 ...
-
小柴胡汤证,大柴胡汤证,柴胡加芒硝汤证;
小柴胡汤证, 大柴胡汤证, 柴胡加芒硝汤证: 小柴胡汤证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 ...
-
十八、 小柴胡汤证与大柴胡汤证 小柴胡汤...
十八. 小柴胡汤证与大柴胡汤证 小柴胡汤证 1. 伤寒中风,邪入少阳,枢机不利,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67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67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 ...
-
每天10分钟学习伤寒《伤寒论第75讲》大柴胡汤证
<伤寒论第30讲>阴阳两虚证(二) <伤寒论第31讲>炙甘草证 <伤寒论第32讲>栀子豉汤 <伤寒论第33讲>麻杏石甘汤 <伤寒论第34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