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让你媳妇从娘家滚回来”,儿子:滚回来继续被你欺负吗?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01

人活一世,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会跟各种各样的人相处,在这个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评价”,不是你评价别人,就是别人评价你。

评价是一个下定义的过程,你对别人的评价,决定了你是否愿意跟别人继续相处;反过来,别人对你的评价也是一样,决定了他是否愿意跟你继续相处。

评价有时候也会出现错误,如果只是凭感觉去评价,你可能会把一个好人当成坏人,也有可能把一个坏人当成好人,这样就很容易交到错的朋友,错过对的朋友。

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发生,我们就需要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多一些依据,多花点时间。

反过来讲,如果你想被人善待,需要考虑一下别人对你的评价。这不是说要你在意别人的眼光,而是,合理在意别人的评价,有时候可以更好地规范你的行为,整体上把自己活成一个没有问题的人,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别人也能愿意和你相处。

这些关键问题,适用于所有人际关系,包括夫妻关系和婆媳关系。接下来,我们就来单独讲一下婆媳关系。

02

说到婆媳关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阿忠的婚姻中涉及到的婆媳关系,中间不仅有婆媳矛盾,而且有母子矛盾,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母亲连最基本的做人道理都不懂:

『但凡是个正常人,与人相处的时候都会把尊重放在第一位,都会考虑到两个人的关系以后会如何发展,从而会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多一些情商。可是,我妈最开始跟我老婆相处的时候就不懂这些道理。

本来我觉得我妈性格很好,我媳妇性格也不错,她们不经磨合就能合得来。结果,让她们相处了以后,立马就出现了矛盾,我妈似乎是故意的一样,总是没事找事,盯着我老婆的一举一动,然后趁机找麻烦。

我不想让婆媳矛盾升级,在她们第一次有了矛盾之后,我就及时从中调和了,但是并没有起到作用,给我的感觉就是,如果我妈自己不作调整,我费再多的力气也没用。

我老婆因为受不了被我妈欺负,赌气回娘家去住了,我只能两边跑,想着等她气消了以后再接她回来。

而我妈,这时候依然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非但不想着补救,还跟我说,“儿子,让你媳妇从娘家滚回来,你们已经结婚了,又不是在谈恋爱,她一直住在娘家算怎么回事?她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呢!”

我反问她,“滚回来继续被你欺负吗?明明是你把她气走的,现在非但不反思自己,还在继续指责她,真的太让我失望了。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跟她作对,如果你是参考了别人的做法,我只能说,你参考的对象有问题,你应该换一个正面的对象参考。作为婆婆,应该有远见,应该替自己以后的生活考虑,因为你到了晚年以后,免不了要指望儿媳照顾;作为婆婆,应该有情商,同样应该考虑到自己以后的生活,从现在开始做铺垫,跟儿媳处好关系。做好了这两点,才能迎来精彩的生活,否则,儿媳跟你有仇,我卡在中间难做人,到最后谁也别想好过!”

她或许从来没考虑过这些问题,也或许是被我戳中了最担心的事,在那之后她就安分了许多,后来还让我跟她一起去我媳妇家接她回家。虽然说我妈态度转变有被我的话吓住的成分,但在我看来这不是坏事,她能跟我媳妇握手言和,和睦相处,将来对我们一家人都有好处。』

03

阿忠的那段婚姻,可以确定的三个问题是:

第一,他和他老婆真心相爱,他和他老婆都是好人,他们的婚姻本身是可以确定没问题的。

第二,从他老婆赌气回娘家这件事来看,她依然爱着阿忠,而且只是躲着婆婆,并不希望把事情闹大,而且可以说,她内心希望能与婆婆握手言和,毕竟她不想弄丢她跟阿忠的婚姻。

第三,所有的问题,都是因婆婆而起,因为婆婆没远见,情商低,没有做到为儿子着想,没有把儿媳当家人,没有考虑到自己的晚年生活需要依赖儿媳。

把这三个可以确定的问题单独列出来,再去思考如何解决,很明显应该从婆婆这里着手,只有她做出改变了,问题才会消失,生活才会回到正轨。

要让婆婆做出改变,儿媳出面不合适,因为她跟婆婆已经有矛盾了。最适合出面的人只有阿忠,好言好语跟婆婆说不通的话,就只能态度强硬一些,把利害关系跟她分析清楚。

这些道理,其实不该由儿子去提醒婆婆,而应该是婆婆自己想明白。作为婆婆,作为长辈,本就该有个长辈的样子,在平时的作风以及觉悟方面,都应该比儿子儿媳的觉悟要高才对。这就要求做婆婆的人学会反思自己,学会参考别的好婆婆,需要结合自己的晚年生活去制定跟儿子儿媳的相处模式,只有这样,你以后的生活才会精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