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眉善目的观音,她对其下级的态度同样和善吗?这又意味着什么?

(博士论西游第六八七讲,选自《西游谜中谜》(517)第九章――观音努力之谜)

上一讲,我们提到,在如来选择其他人来主持取经行动的情况下,即使观音收中十分不满,从而会产生不配合的行为、不忠心的心态,但是,该取经行动主持者在得到太上老君和玉帝认可的情况下,她也不会采取过激的行为,来破坏取经行动。

也就是说,取经行动仍然会顺利完成,主持取经行动的神仙,他将会入驻东土大唐。通过前面几讲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该神仙只能以两种身份来到大唐,要么作为观音的下级,要么是观音的上级。

那么,如果该神仙作为观音的下级入驻大唐,心中忿忿不平的观音,她会采取怎样的反制措施呢?要想知道答案,从观音平时对待下级的态度,就可以窥见一斑!

应该来说,无论是从佛教的典籍,还是从道教的经典,特别是在民间的认知中,观音都是一个慈眉善目、拔苦救难、有求必应的形象,深得佛、道两教信众的敬仰,更是得到民众的喜爱。

不过,在西游世界中,观音对待下级的态度,同样也是和风细雨吗?本人认为,作为天庭任命的主管南赡部洲神仙事务的封疆大吏,观音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她对待下级的态度根本不可能非常和善,而是暗含着肃杀之气!

第一,观音对下级说一不二!在悟空搅乱蟠桃会之后,观音带着一干神仙求见玉帝。当玉帝告诉了其中的原委之后,观音对木叉下达了命令,“你可快下天宫,到花果山,打探军情如何。如遇相敌,可就相助一功,务必的实回话。”可以看出,观音对下级下达命令,语言干脆利索,语气不容置疑。

而木叉听到观音的命令,马上来到花果山,见到其父李天王,先是了解了总体战况;又与悟空打斗了五十个回合,见识了悟空的本领;随后,他立即回到天庭,如实向观音报告了战况。可以说,木叉不折不扣地执行了观音的命令,完全体现出了她对下级说一不二的工作作风。

第二,观音对下级说骂就骂!作为智商极高的女性神仙,观音的语言能力非常强大。观音也正是借助这种优势,对不听话的下级采取语言上的攻击,也就是所谓的“说骂就骂”,根本不给下级留一点点脸面,悟空被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当唐僧原来骑的白马被小白龙吃掉后,观音来到鹰愁涧打算唤出小白龙,让其变成白龙马作为唐僧的脚力,悟空因观音与唐僧合谋骗其戴上紧箍,向观音责问了几句,观音就对他破口大骂,“你这个大胆的马流,村愚的赤尻!”

悟空被伶牙俐齿的观音骂得无话可说,口里只能认输,“这桩事,作做是我的魔头罢。”不过,被骂之人口中认输,但是心里是不是真的服气,这还真不好说!至少悟空心里就很不服气,所以,在收伏了金角、银角大王之后,他当着太上老君的面,又对观音进行恶毒诅咒,“该该他一世无夫!”

第三,观音爱占下级庙宇!如果观音只是骂人也就算了,她还有一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她爱占用下级的庙宇,而将下级赶往别处来办公。观音如果只是占用也就罢了,问题是,她占起来理直气壮,根本没有一点谦和之色,让人心里十分窝火!

在她与木叉来到长安寻找取经人时,他们二人就直接闯入一座土地庙,然后,当着该土地及“城隍社令及满长安城各庙神祗”之面,她提出,“我奉佛旨,特来此处寻访取经人。借你庙宇,权住几日,待访着真僧即回。”将该土地赶到城隍庙进行暂住。

从以上观音的表现来看,观音对于下级的态度,是十分严苛,甚至可以说是十分严酷的!试想,如果主持取经行动之人以观音下级身份来到东土大唐,处于观音的管辖之下,心中忿忿不平的观音,她会让他好过吗?

不敢说让他天天挨骂、日日借庙,至少观音会时不时地给他甩个脸色,再让他隔三五日与其他人挤着办公。这样的日子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那就是,“生不如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