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警惕!低龄肺癌易漏诊误诊郭虹告诉“医学界”,将圆圆的诊断故事分享出来,一是“我们也没想到会有发病年龄这么小的肺癌”,二是“想和同行探讨手术方案、低龄者肺癌早筛早诊等问题”。“在肺癌筛查时,医学界一直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治疗原则。但近年来,患肺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有的二三十岁就已经是肺癌晚期。他们很可能在儿童期就已经发病,但未能及时筛查出病灶。”郭虹指出。除了不易“早发现”,低龄者“早诊断”也是个难题。《青少年肺癌临床特点及误诊现状研究进展》指出,由于青少年时期并非肺癌高发年龄阶段,临床诊断因医务人员和患者自身疏忽,常导致延误诊断。有研究报道,青少年肺癌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发生率较高(85%),但误诊率仍达到76%。甚至国内有医院盘点接诊情况称,误诊率高达81.2%。因为“不易发现”,治疗时,80%患者已发展至Ⅱ期或Ⅲ期。漏诊误诊的原因之一是症状不典型。其临床表现多以咳嗽、咳中带痰、咯血、气短和胸闷等为主,还会伴随声音嘶哑、食欲缺乏、乏力和消瘦等症状。但既往文献报道,近1/4青少年肺癌患者并未出现临床表现。受到年龄和症状因素影响,接诊医生容易先入为主、导致误诊。从误诊情况分析看,青少年肺癌超过半数被误诊为肺结核,20%左右误诊为肺炎。其他误诊疾病还包括结核性胸膜炎、支气管扩张症等。《青少年肺癌临床特点及误诊现状研究进展》认为,为减少或避免青少年肺癌误诊漏诊,接诊医生不该受到年龄因素影响,看到40岁以下者就“跳过”肺癌可能性。资料来源:1.中国肺癌和烟草流行及控烟现状. Zhongguo Fei Ai Za Zhi. 2017 Aug 20; 20(8): 505–510. doi: 10.3779/j.issn.1009-3419.2017.08.012.青少年肺癌临床特点及误诊现状研究进展.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11月第33卷第11期3.青少年原发性肺癌外科治疗及预后.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20年2月第7 卷第1期4. Vaginal Transmission of Cancer from Mothers with Cervical Cancer to Infants. N Engl J Med. January 7, 2021. DOI:10.1056/NEJMoa203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