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塔下村
游览了田螺坑土楼群马不停蹄的赶往下一站塔下村。
听导游说,塔下村并没有塔,只是因为数百年前开基祖先华太婆从原住地马头背张屋坪踏下山来到此地,
“踏下”与“塔下”谐音,从而演变成塔下的村名。
塔下村四面环山,茶林遍布,潺潺溪水从村中缓缓流过,
早年临河而建的各式土楼有47座,后来因河岸空地有限,又陆续建造了土木、砖木的的各式小楼,形成沿河两岸错落有致的民居建筑,现今全村有300多户,1600多人,大多姓张。
塔下村最具特色的是张氏祖祠——德远堂。
这座设计精致、古朴典雅的宗祠,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祠堂坐北朝南,前有庭院和围墙。堂内雕龙画凤,木石装饰富丽堂皇,别有一番味道。
塔下村敬奉祖德,尊教重才,早在明代后期,在祖先最初住地的山坡上,建造了张氏家庙德远堂,德远堂前有一半月形的池塘,池塘边的石坪上耸立着23根雕龙旗杆,这是为走出塔下的人才所立,文官的旗杆顶端雕成毛笔尖,武官的旗杆顶端雕成狮子。
张氏的后人早已走向海外,遍布台湾、南洋和欧美,在台湾南部,也有一座与德远堂一模一样的家祠,那是在台湾生活的张氏后人不忘祖先,特意仿建的。
漫步在被人称为闽南的“小周庄”或“世外桃源”的塔下村,真有点与世隔绝的体验。一条清澈的小河在群山环抱的山谷下弯曲缓缓地流淌,村子里的土楼和砖瓦楼房依水傍山散落而立。
方型或圆型造型独特的土楼据说年龄由几百到几十年不等,它们以不同建筑风格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沧桑,默默无语地屹立着。
塔下村还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现全村1500多人口中,70岁以上的就有300多人,其中90—99岁的有80多人,100岁以上的有2人。近20年中全村有6位百岁人瑞。
这个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犹如一片清净乐土,民风淳朴,孝敬、供养老人蔚然成风,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