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轧棉花
相关推荐
-
7月21日美棉上涨 国内棉市价格下跌
国际方面:洲际交易所(ICE)棉花期货周二一度上涨3%,因押注需求将保持强劲,一些投资者利用前一交易日大幅抛售的机会买入.ICE 12月期棉合约上涨1.8美分或2.1%,结算价报每磅88.51美分,盘 ...
-
了解棉花马克隆值,及其影响因素
马克隆是英文Micronaire的音译,马克隆值是反映棉花纤维细度与成熟度的综合指标,是棉纤维重要的内在质量指标之一,与棉纤维的使用价值关系密切.马克隆值分为A.B.C三级,B级为标准级.A级取值范围 ...
-
2021年棉花减产的原因及其表现,那么未来棉花产业的格局又是怎样的?
一.新疆棉成本逐渐定型 南疆手摘棉交售进度已超过60%,机采棉也逐渐集中采收.上市,虽然近几日郑棉振荡下行,但阿克苏.喀什.库尔勒三大棉区40衣分.13%以内水分的收购价仍在10.40-10.60元/ ...
-
机采棉轧花加工对棉纤维性能影响的定量分析
原文刊自:2020年9月 第48卷(总第587期) 摘 要 探讨机采棉轧花加工对棉纤维性能影响.选取新陆中 35 品种,在 MY171 和 MY98 两种典型的机采棉轧花加工生产线进行试验,采用 HV ...
-
值得中国人记忆的“棉花航班”
棉花本来只是一种普通的经济作物,但有人给它贴上了政治标签,搞得沸沸扬扬.实际上从很多年前开始,新疆的棉花生产就开始搞"承包制"了.除"农八师"等农场外,很多棉农 ...
-
浅谈“灵璧记忆”
农村人说农村事 文/叶紫 浅谈[灵璧记忆] "记忆",顾名思义是过去式,那么"灵璧记忆"肯定要受到区域空间的限制,重点要体现灵璧的历史. 据悉,县政协下发一 ...
-
饶阳人的麦收记忆 轧麦子打场的事儿
麦子割完了,或者一块地的割完了,另一块地的还不算熟,拉到场里铡掉了麦根,剩余的麦头就齐刷刷的码放成了垛. 接下来就是看看天气好,于是,曝晴的天,便开始摊场晒麦了. 男女老少齐上阵,抱的 ...
-
灵璧记忆中美食:炒花子
炒花子 文/姜德臣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自制食品中,最能追思往事的一项是炒花子.炒花子也叫炒苞米花.玉米花或者炒玉蜀黍花.所谓炒玉米花就是将晒干精选后的饱满玉米颗粒与草木灰或细沙土混合放到开口的普 ...
-
灵璧记忆:大脚新娘之死
邵明宣作品 大脚新娘洞房失踪 文/抱璞斋主 妇女缠足裹小脚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那历史的沉渣还不时地在一些老人的记忆中泛起.那些耄耋之年的老妪中,偶尔还有走路扭扭捏捏的小脚者,人们把她当作村子里 ...
-
灵璧记忆:俺奶
奶 奶 文/王新 奶奶姓吴,没有名字,因为身体稍胖庄里上人背地里都叫她"老胖".小时候但凡遇到不认识我的人就会问"这是谁家的孩子?"旁边人会是说"老 ...
-
灵璧记忆:听书
听书 文/王新 "天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说书不说书,先作一首诗:作好了是诗,作不好是屎"."诗曰:天高云淡,望断南飞燕,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 ...
-
灵璧记忆中的美食:掇子
记忆中的灵璧美食 掇 (duō)子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那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一天早上,母亲把案桌子放好,搬上了和面盆.只见盆里有拳头大的一块小麦面,和半盆大蜀黍(玉米)面.她把小麦面揪成两个面剂 ...
-
灵璧记忆:那年县北谢孩子跟花学生结婚之后
从老碰(儿),到谢孩子,到老花(儿) --灵璧女人名字三天的急遽变化 文/晏金福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的一个秋天,灵璧县王集区,新婚三天的谢银铃由丈夫花为魁陪同回娘家(当地叫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