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红了,把缱绻流年回念
霜降过后,树叶落尽,
一丛丛火红的柿子,点亮了荒芜的山野。
一抹耀眼的红独立萧瑟寒风中,
成为深秋里最美的风景。
那是积蓄了一年三时爆发的激情,
那是为苦涩生活燃起的希望。
只要心中向暖,
总会扛过风吹雨打的问候,
迎来最好的姿态。


柿心素朴
柿子的一生,是耕耘和奉献的一生。从一棵小小的树苗,到年年累累的果实,柿子如同它所生长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一样,朴实的内心,与脚下的黄土一般无二。

它生得平凡,甚至有些随意。一根小树苗,便可以嫁接成树,栽下去一年光景,便能开枝散叶,绽花结果。

柿树长得快,也耐旱涝,不需要精心伺候,便能开花、挂果。在农村,柿树身影普通得如村里的农妇,院子里,田野中,贫瘠的山路旁,都能见到它朴素而沉默的身影。


最好柿候
数月风吹,饱经霜打,此时的柿子玲珑剔透,软糯可口。
农人们善于用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满山的红柿子经过采摘、捎皮、上架,或把柿子用线串成串挂起来。晾晒时,在暖暖的眼光照耀下,像是挂着一串璀璨的珠联,流光溢彩。


晾晒了一天的柿子,再反复地揉捏到柿子下架、潮霜,经过一番煎熬,柿子终于脱胎换骨,外表打上了一层白霜,柿饼成为冬季里的又一道美味。柔软有劲道,十分香甜,大人小孩皆可食用的佳品。



柿柿如意
古人善于将一份美好寄予事物,因“柿”谐音“事”,多种喜庆吉祥的内涵自然会被融入其中,如“事事如意”、“事事安顺”、“事事平安”等。
在老北京和旧时江南的习俗中,农历正月初一,用柏树枝、柿子(或柿饼)与金桔一起放入一个盘子中,组合成吉祥品置于堂前茶几上,借其谐音,谓之“百事大吉”。


在旧时婚俗中,柿也是必备的祥果之一,表示婚后“事事如意”。
匠人精心制作手头用品如茶壶、如意及其他巧小的日用品,都想把这份吉祥传递。
柿寄乡愁
对于异乡的游子来说,深秋季节总会想起那口童年的味道、故乡的味道。
深秋到来,孩子们放假归来,兴奋地拿着长长的竹竿,把树上的柿子打下来,一个个又大又红的柿子安安静静的躺在竹匾里,好像带着欣慰的笑,一年的酝酿所凝结的果子,只有给疼爱的孩子们享用,才又甜又粘,发散出爱的味道。


霜降过后,树叶落尽,孩子们一个个返城了,学校里传出清脆的铃声,留守的大人们结束了农忙,闲散中又有些寂寞,萧瑟的村庄又回到了无边的平静。
每个人都有过一个斑斓多彩的童年吧!每个孩子,都有过耐心守护自己的长者。父母亲人是孩子们的守护神,村庄是大人们的守护神,而柿树,则是这份乡情的守护神。

又一年,柿子红了,且把缱绻流年回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