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用典手法的运用及赏析
相关推荐
-
古诗词中边关别称
古诗词中边关别称
-
唐诗经典名篇赏析:《王之涣:出塞》
<出塞>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万仞:一仞八尺,万仞是形容山很高的意思. 2.羌笛:西代羌人所制的一种管乐器,有二孔 ...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表示边塞风情的诗句
表示边塞风情的诗句
-
古诗中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和赏析
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诗歌中的"实"是指客 ...
-
诗词赏析丨古诗中的四时之景之冬
四时之景中,冬天总是寂寥清冷 不论是塞外漫天的飞雪,还是墙角凌寒独自开放的梅花 诗人们总会选择在冬日借助各种景物意象表达出内心的坚韧不拔的高傲志向 来跟着小语一起走进诗句中有关冬天的意象吧~ 雪梅 卢 ...
-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意境与赏析
常见意象: 1.望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
高考语文古诗词中的用典手法
用典,是高考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我们做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直接影响我们对于古诗词的理解,理解不到位,就会造成答题失分. 一.明用典故 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如果能使 ...
-
文史知识 | 康丹芸:陶渊明《述酒》中的用典手法
用典是引用方法的一种,即作者借用典故来表达思想感情,也就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事类>中所说的"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 ...
-
鉴赏古诗中常见的两大手法:“比兴”、“烘托与渲染”
诗歌创作要运用形象思维,就离不开比兴两法.比兴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手法,从<诗经>起就已开始运用.具体说,比是比喻,兴为寄托"比"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比喻所要写的事物, ...
-
知识丨高考语文古诗词中的用典手法
高中语文学习资料下载请加QQ群588940794,分类资源可自行下载. 用典,是高考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我们做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直接影响我们对于古诗词的理解,理解 ...
-
龙榆生:宋词名作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龙榆生(1902-1966)名沐勋,号忍寒,晚年以字行.1902年4月26日出生于江西万载,1966年11月18日病逝于上海,曾任暨南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大学.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龙榆生的词学成就与夏 ...
-
古诗中的“电影镜头语言''
怎样学习格律:跟大师学古典诗词 作者:龙榆生 诗词曲格律入门 作者:马维野 我在大学讲课的时候,讲到电影镜头,常举一个中国古诗的例子,讲过几次,有人置疑:"你说中国诗词中有电影手法,举出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