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原创•武汉加油(专栏)•《一天的经历和感受》作者 赵厚发

一天的经历和感受
作者 赵厚发
我是元月7号去的三亚,在那里同孩子们一起过完年。他们元月31号(大年初七)按计划返回北京了。我一个人在三亚宅家近一个月,老伴在老家潜江照料她卧病在床的父亲。我想湖北,可是回不去,就让儿子给我订了一张2月28号,三亚飞北京的机票。
中午12点多的飞机,我先天预约了出租车,计划10点钟左右赶到三亚凤凰机场。出租车按约定时间,开到我住的万科湖畔度假公园三期小区大门口,我把行李放在汽车后备箱里,自觉坐到后排座位上,与司机保持距离。上车后,司机拿出一个二维码,要我扫一下,我莫名其妙,心想每次都是下车结账才扫码呀?师傅看我疑惑便先开口道:"这是防疫指挥部的要求,扫码证明您坐了我的车。"哦,我明白了。于是拿出手机扫了师傅手里的二维码。我经常看电视,懂得一些防控知识,戴着口罩默默坐在后排,尽量不与司机谈话。走了一段,司机问我到几号航站楼?我说还不知道呢,是儿子帮我订的票。于是我便翻出微信上订票单给他看,他看后问我:你是湖北人吧?我生怕说自己是疫区来的,赶紧解释道:我老家是湖北的,现住在北京,已转北京户口了。边说边掏出身份证给他看,司机嗯了一下。我又仔细看了下订票单对司机说:是我搞错了,刚给您看的是来时候的订单。因上面有武汉天河机场至三亚字样,所以他知道我是从湖北来的,才问我。我又翻出儿子发给我的正确订单给他看,并解释我到三亚已呆了五十多天,意思就是让师傅放心。
出租车在航站楼4号门前停下,我拉着行李箱排队进入候机大厅。拿着身份证在自动取票机上取好票,问服务员后便在7号窗口排队进行安检。当排到我安检时,我把身份证和登机牌递给坐在里面的小伙子,小伙让我摘下口罩对准摄像头,我照此做了。可是小伙子在电脑上敲了几下,却对我说:"您到这边来等一会。"说完他打了个电话,这时候来了一个警察,警察拿着小伙递给他的登机牌和身份证对我说:"您跟我来一下。"我老老实实地跟在警察后面,心里犯嘀咕,不知出了啥事?到了大厅门口机场警务室,警察让我在外面等候,他进到里面查验去了。等了几分钟,警察出来了,把手中重新审核过的票和证还给我。我顺便问了一下原因,警察说:"因为您的身份证是北京市的,但您的身份证号是湖北籍的,大数据查出来,所以就要重新核对一下。“我说:"是的,我身份证才更换三个多月。”这下我心里石头才落了地。我又拿着登机牌和身份证去7号窗口重新排队,等排到我名下,服务员交接班,换了个女的。我对她说,我刚照过像了,是警察叫去核信息了。正好小伙交班后还没离开,姑娘问那小伙,湖北籍旅客是不是到13号窗口去安检?小伙说是的,到专门通道13号去检。于是我又拿着登机牌和身份证,拖着行李箱,去到13号窗口。13号窗口人不多,不需排队。我径直走到安检处,递上身份证和登机牌,重新审核摄像,然后我脱下外套,将手机手表和钥匙等物品放入安检盒里,与行李箱一起通过输送带进行安检。查验身体的小伙子也特别过细,从头到脚反复摸了好几遍,连裤腰带和鞋子都用手仔细翻摸。我想主要是怕旅客携带毒品吧!毕竟是从自贸区去往首都,严一点也是应该的。
我通过安检后,就去指定登机口候机。坐了一个多小时,12点25分开始登机,这趟飞机人还不少,排了好长的队。虽然工作人员不停地喊保持一米距离,但人多难以做到。不过每个人都戴着口罩,连婴儿也不例外。非常时期,除了象平常一样持牌登机外,另增加了两道程序:一是扫二维码填写身份信息和健康状况;二是逐一测量体温。在排队时我看了下登机牌,比别人多盖一个"放行”二字的戳。上飞机找到自己的座位,我靠窗边,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中年妇女。一看就是现代知识女性,打扮很时尚,并不时拿着红色歪派,戴着耳机,边听音乐边看视频。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有时还从她那十分昂贵的包里掏出手机打个电话。听口音好象是东北人。因为都戴口罩,所以互不搭讪。其实心里都防着哩。服务员送餐来了,不象往常,特简单,就每人一个面包,一瓶矿泉水。我旁边那女的,当服务员发面包她说不要,发矿泉水她说我有。已是下午两点了,我觉得饿了,便摘下口罩,转过身去,快速将面包干掉了,并喝了几口矿泉水。马上又把口罩严严实实捂上了。这时候,一美女空姐,走到我座位过道问:谁是赵先生?我说我是。她手扶座椅靠背,俯下身对我说:"赵先生,根据地面传来的信息,你是湖北籍旅客,下飞机后,可能广播会叫您的名字,出列单检,到时候希望您配合一下。”她又说也许不会。我说好的。空姐走后,我心想湖北人特殊待遇可真多啊!
下午4点多钟,飞机在首都机场平安着陆。我跟随其他乘客,坐摆渡车,到出站口,乘出租车直奔
海淀区安宁庄西路9号院——我北京住地。离开北京两个多月了,我住宅楼前面的北京至张家口高铁清河站早已通车,不过周围配套设施还未完全修好。车站东南面扩建后的一条大道,直达我居住的lMOMA楼房前。下车后,我看到进小区门口搭了一顶草绿色帐篷,有两位戴红袖标一男一女在值班,当然也都戴着口罩。这两人我都认识,其中男的是湖北襄樊人我老乡,老远就跟我打招呼。帐篷门前摆一张桌子,两个年轻小伙子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可谓全副武装。他们知道我从外面回来,一小伙子给我测了体温,又让我坐在桌子前,按规定给我一项一项办理手续。他首先问我是从哪里回京的?让我出示机票和身份证,在登记册上做了登记。然后又拿出两张表要我填,我一看是《当代社区返京人员居家医学隔离观察承诺书》。我按要求逐项进行了填写。这里只摘抄一小段:"本人承诺严格按照《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明确疫情防控期间返京人员有关要求的通告》自觉在家隔离14日,隔离期间严格遵守以下规定:一、二、三、四(内容略)。填完承诺书,又让我用手机扫二维码,登录"京心相助”填写信息,然后发邮箱到居委会。走时给一张《居家隔离家门提示牌》,让挂在门上。经过半个多小时,终于办妥进入手续。当走进楼房内,物业前台的小姑娘,又拦着不让上楼,她又做了各项登记,返程票、身份证等,重新查验了一遍。又让扫"京心相助"二维码,我说刚才我在外面扫过了,她说不行,我们需要每天上门查验,上报信息,这是必须要做的。我只有服从管理,配合做好首都防控工作。我又问了隔离期间不让出门,那生活物资购买怎么办?小姑娘又耐心教我怎么下载网上购物等,并加了微信,要我随时联系,物业一定全力提供服务。从此开始了14天的居家隔离生活。
通过一天的经历,使我体会到:这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进入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中央确定划分风险等级进行区域化管控,北京市同湖北省一样,都定为高风险地区。
因此,既防输入又防输出,实行严格管控是理所应当的。作为每个公民都应该理解和支持,积极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湖北籍人员享受一些"特殊待遇",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是另类人,我们是为国分忧,勇于担当的"英雄“。这场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进入最吃劲的关键期,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让我们再次喊出: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

作者简介:

赵厚发,笔名李根,1952年9月生,1970年12月入伍,1984年军干转业,在地方税务部门工作,2012年退休,湖北潜江人,现居北京。喜欢阅读,爱好写作。

守望梦中的家园公众平台文章征集活动

一、平台主旨:

以文会友,传承中华文化,歌颂美好,寄托相思,守望心灵的家园。

二、主要栏目:

文学原创、文学欣赏、作品朗诵、平台K歌、戏曲演唱、美食原创等(可根据情况随时增加和调整栏目)。

三、约稿:

1.文学原创:作品须本人原创,拒绝抄袭,文责自负。

2.文学欣赏:推送省内外名家名作,旧作原创均可,但需经作者本人授权,但旧作(在其他媒体刊登、推送过)无打赏。

3.作品朗诵:要求与“文学欣赏”栏目要求相同。

4.平台K歌:推送市内外歌唱爱好者歌曲。

5.戏曲演唱:推送市内外戏曲爱好者演唱、名家名段。

6.美食原创:推送网友自制菜谱。

四、其他事项:

1.来稿请于正文后附作者、朗诵者、演唱者、演唱者个人简介和照片。

2.读者赞赏金额的60%作为作者、朗诵者、演唱(奏)者、原创者稿酬,40%用于本平台运行维护费用,原则上7天后发放作品打赏费用,7天后打赏留作平台维护费用;同题诗和诗歌以及其他各类比赛打赏、3元以下打赏,不发放作者个人,留作平台维护费用。

3.投稿作者敬请关注本平台公众号,并在稿件刊发后及时转发文章到朋友圈以及所在的微信群,以提高文章阅读量。

4.投稿邮箱:907557420@qq.com

投稿微信:zzy18972193058

五、平台顾问:

总顾问:黄明山

小说顾问:郭啸文

现代诗顾问:郭红云

古体诗顾问:砚  浓

散文顾问:王  宇

音乐顾问:吴汉高

六、平台编委:

主任:晓岸瘦风

编委会副主任:杜德武

责任编辑:晓岸瘦风

成员:胡蝶、修远、晴空、萍聚、神仙自在、李勇

申明:本平台部分图片、音乐和歌曲来源于网络,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得相关内容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本平台将尽快删除,谢谢您的支持!

守望梦中的家园

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