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故事】抗元名将唐元璋与唐良嗣
相关推荐
-
晓风寒 || 剑光挂剑巷:礼部尚书唐大章
穿行在老城街街巷巷,蓝天下那些斑驳的旧墙,屋檐上交错的藤蔓,以及尘封的院落,阴暗逼仄的里弄一定让你生出幽长叹息,似乎与新城错落有致的建筑隔着世纪距离.但是来来往往的人群,络绎不绝的车辆,烟火万家的拥挤 ...
-
二十、剧情反转
书接上文,刘章派人把吕产欲反的消息传给大哥齐王刘襄.刘襄很开心,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姓刘的看姓吕的不爽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谁能第一个站出来振臂一呼,绝对能占据道义上的制高点.齐国兵强马壮,刘章又自信 ...
-
虎符
<说文·竹部>:"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从竹,付声."(符,取信之物.汉朝规定用竹,长六寸,分而相合以取信.从竹,付声.) "符" ...
-
熙宁转折:苏辙的节流与王安石的开源
诤苏06 熙宁转折:苏辙的节流与王安石的开源 熙宁二年(1069)是北宋政治风向的转折点. 这一年之前,崇尚文人治国的宋,官场君子意气甚浓,即便政争互斥,行动做派也都还算光明正大. 这一年之后,&qu ...
-
古代将军手握兵权就可以造反?瞧瞧赵匡胤,早给你防得严严实实
有兵权就可以造反太肤浅. 什么是兵权?战时指挥.部队士气.将领任免.军队后勤补给等等,是各个方面的复合体. 古代将军领兵只有战时指挥权,大家熟悉的虎符,打仗了给将军一半虎符,拥有临时军队指挥权,打完仗 ...
-
抗元名将唐元章与唐良嗣
抗元名将唐元章与唐良嗣 据<东鲁唐氏族谱>,唐元章,字子焕,初名泰初,行曾四七,南宋末年三泉村人.初任授文思院官(掌选金银犀玉工巧的官),曾就学于兰溪西乡桐山后金履祥先生处.唐良嗣,字昌之 ...
-
【名将故事】抗元名将与留肢殿的来历
抗元名将与留肢殿的来历 唐元璋,又名太初,字子焕,南宋末年三泉村人,为文思院(掌造金银犀玉工匠)官,曾就学于兰溪西乡桐山后金理学名师金履祥先生处.时值南宋度宗去世,恭帝尚幼,元世祖忽必烈 ...
-
一代抗元名将李庭芝:死守扬州,宁死不屈,壮烈殉国
李庭芝(1219~1276年),字祥甫,随州(今湖北随州)人.南宋名将.李庭芝出生的时候,在他家的屋梁上生长有灵芝,同乡里人聚集观看,以为是生男孩的吉祥之兆,于是以它作为名字.他少年时特别聪颖,每天能 ...
-
抗元名将与留肢殿的来历
抗元名将与留肢殿的来历 唐元璋,又名太初,字子焕,南宋末年三泉村人,为文思院(掌造金银犀玉工匠)官,曾就学于兰溪西乡桐山后金理学名师金履祥先生处.时值南宋度宗去世,恭帝尚幼,元世祖忽必烈乘机南侵. 宋 ...
-
【白露名人】三泉村的抗元名将
三泉村的抗元名将 唐韶 唐韶,字子和(1211-1263),纯孝乡人.嘉熙四年(1240)以漕魁中南省第二.尝辟沿江制置司干办公事,制使史岩之,使往襄阳劳师.时元兵压境,江南驿骚,驾舟直上,使 ...
-
【民间信仰】抗元名将与留肢殿
抗元名将与留肢殿(女埠街道) 唐元璋,又名太初,字子焕,南宋末年三泉村人,为文思院(掌造金银犀玉工匠)官,曾就学于兰溪西乡桐山后金理学名师金履祥先生处.时值南宋度宗去世,恭帝尚幼,元世祖忽必烈乘机南侵 ...
-
南宋名将和抗元英雄,以一人之力力挽狂澜南宋王朝大厦的李庭芝
13世纪初期,蒙古人的力量开始兴起于茫茫的漠北大草原,"上帝之子"成吉思汗带领他那所向无敌的蒙古精锐铁骑横扫欧亚大陆,蒙古军兵锋所到之处无不被摧毁或征服,1211年,成吉思汗为了报 ...
-
【唐氏名人故事】忠诚体国的唐龙
忠诚体国的唐龙 唐龙(1477--1546年),字虞佐,号渔石,兰溪城中北隅人,祖籍黄店三泉人.少时受业于章懋门下.明正德三年(1528年)唐龙中进士.历官知县.提学副使.按察使,直擢刑部.兵部和时称 ...
-
梅花易数极品——唐氏地支图
此图中体现了: 1.男女的性特征. 2.三七二十一的由来. 3.三合与三会. 4.地支的关系. 5.地支与天干的区别. 6.河图是天干图,洛书是八卦图.此为地支图.至此易的根本完备了. 此图在四年前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