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侯喜瑞

(0)

相关推荐

  • 【书摘】国剧名伶轶事【连载之三】

    作者介绍:丁秉鐩先生(1916-1980)笔名燕京散人,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1949年赴台,痴迷于京剧,是一位著名的剧评家. 其创作多着重京剧成名演员的描写.介绍,文笔洒脱,见解不俗,所搜集的资料也 ...

  • 孙松林:怎么才能编出好唱腔?

    唱腔问题确实是影响当前京剧发展的迫在眉睫的大问题 .许多人都说,我们排了那么多新戏 ,为什么留下的好唱段那么少?我以为一个是我们对京剧的传统缺乏正确的认识,研究学习的不够.一个是缺乏生活,缺乏创新的经 ...

  • 京剧《牛皋招亲》全本戏

    京剧《牛皋招亲》全本戏

  • 京剧《牛皋招亲》

    京剧《牛皋招亲》

  • 记袁世海先生的最后日子

    孙佳良的戏剧花园 年轻的人 用心的戏 1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坚持登台在沈阳行之前,好心人曾劝他不要去,年事已高,还是保重身体要紧.然而袁世海先生坚持要去.人们印象中,这位耄耋老人,一直是面色红润,声 ...

  • 侯喜瑞谈科班生活:单调、枯燥的“七年大狱”

    过去科班学生管坐科七年生活叫"七年大狱".用大狱来形容科班,当然过甚,但就其单调.枯燥无味来讲,真是一样.学生们除学戏.演戏以外,其他什么知识.什么生活也没有. 每天早晨天不亮起床 ...

  • 侯喜瑞:谈京剧架子花脸的表演

    侯喜瑞先生 京剧的净行, 有铜锤与架子之分, 铜锤着重于唱工, 架子着重于做工.京剧界有这样两句话: "铜锤的嗓子, 架子的膀子."概括地区别了两种行当的不同特点. 演员塑造一个具 ...

  • 旧戏新谈:怀侯喜瑞(黄裳)

    黄裳(1919-2012),原名容鼎昌,祖籍山东益都(今青州)人.汉族.笔名黄裳.勉仲.赵会仪,当代散文家.高级记者. 怀侯喜瑞 谈<法门寺>时,想起了刘瑾.从刘瑾又想起了侯喜瑞,引起了我 ...

  • 丁秉鐩:程砚秋与侯喜瑞合作的戏

    程砚秋.侯喜瑞.俞振飞<红拂传> 四大名旦里与侯喜瑞合作最久的是程砚秋,而程砚秋不论新戏老戏,对侯也颇为倚仗.因为从民国十年(1921),他们两人就在时慧宝的裕群社,和俞振庭办的双庆社同事 ...

  • 【往事】沈玉斌眼中的侯喜瑞

    侯喜瑞先生(1892-1983) 已故的沈玉斌先生是"八大拿"等武戏的编创者沈小庆的后人,祖父沈三元是谭小培的老师,其父沈福山唱花脸,曾经在各班社当"管事",郝 ...

  • 侯喜瑞:讲解《马踏青苗》的表演

    侯喜瑞<马踏青苗> 侯喜瑞 讲解<马踏青苗>的表演 <战宛城>中"马踏青苗"这折戏是表现曹操先传令不许部下马踏青苗,而他自己的战马受惊,踏坏了青 ...

  • 侯喜瑞:惊才绝艺几人如

    1926年,程砚秋在上海演出时与候喜瑞.贯大元.郭仲衡等合影 砚秋先生是一位富有天才.肯下苦功.技艺惊绝.有独创精神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不幸早逝,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多年了,对他的追怀,与日俱深,他政治上 ...

  • 戏里戏外侯喜瑞

    <盗御马>侯喜瑞饰窦尔敦     侯门学艺     自1962年正月十六起,我开始了"侯门学艺"的历程.     侯老在哪里教戏?      您可能和我一样没想到:天坛 ...

  • 侯喜瑞:跟萧先生听戏(刘连群)

        对于演员来说,有时一次成功的演出就能改变一生的命运,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那么听戏呢,是否也会有奇迹发生?      誉满梨园的一代名净侯喜瑞,始终忘不了年轻时的一次听戏经历,这可以从他暮年口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