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显学梳理——红学篇

“显学”之名最早见于《韩非子》。《韩非子》称:“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这是指韩非子所处时代的情况。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显学。

从这个角度讲,在今天,中国有公认的三大显学,分别是红学,敦煌学,甲骨学。

自1978年建社以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大量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精品著作,其中不乏“三大显学”研究,小编现将近年来出版的“三大显学”整理呈现给大家,供学习参考。

红学篇

红学,即研究《红楼梦》的学问,横跨文学、哲学、史学、经济学、心理学、中医药学等多个学科。清代学者运用题咏、评点、索隐等传统方法研究《红楼梦》,被称为旧红学。五四运动前后,王国维、胡适、俞平伯等人引进西方现代学术范式研究《红楼梦》,红学作为一门严肃学问自此正式步入学术之林,被称为新红学。红学具有高关注度、高吸引度、高参与度的特点,上至政商学,下至工农兵,各行各业、各个阶层都不乏红学爱好者,甚至跨越国界、跨越语种,其在国际上的热度堪与莎学(莎士比亚学)比肩。

相关推荐

三国与红楼论集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之一,精选作者近年来发表的关于“三国”和“红楼”的作品。作者刘世德,1932年12月出生,山西临汾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分配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研究员、山东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三国演义学会会长,中国红楼梦学会顾问,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文学遗产》编委,《红楼梦学刊》编委。

红楼、西游及浮生六记论集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之一。全书分为四大部分,前三部分收录了陈毓羆先生关于《红楼梦》研究、西游记研究、浮生六记研究及其他研究的代表性文章,系统展示了陈毓罴先生的学术观点,附录为往事追忆,辑录了陈毓羆先生的一些散文、诗歌等创作。

京津冀清代方言词与《红楼梦》的关系

《京津冀清代方言词与<红楼梦>的关系》主要采用对比的方法,对比《红楼梦》与清代京津冀和苏南方言词的异同,佐以旁证,得出的结论是:《红楼梦》的基础方言词是京津冀方言词,同时吸收了其他方言区的方言词,例如苏南、山东的方言词,但是在数量上要少于京津冀方言词。

《红楼梦》戏剧研究

《红楼梦戏剧研究》全书分为八章,戏曲部分着重其多元文化特征、人物形象嬗变及“红楼戏”演出研究,话剧部分着重主题新变、艺术手法和赵清阁话剧个案分析。全书以详实的文献梳理,较为全面地述评《红楼梦》戏剧作品,补充和纠正了前人的疏漏与讹误,益于学者进一步研究。重视探讨戏曲名角对“红楼戏”舞台传播的贡献,并将视角延展至《红楼梦》唱片研究。在掌握丰富资料的基础上,对《红楼梦》改编作品作出深入的理论评判,如对陈钟麟《红楼梦传奇》的批评,对越剧徐进本《红楼梦》的评析,对赵清阁《红楼梦》话剧的论析等,深中肯綮,卓有识见,为《红楼梦》及其它经典文学作品的当代编创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民俗学视野中的《红楼梦》

《红楼梦》既是古典小说的集大成,又是传统民俗的大展汇。本书尝试从民俗学的角度,运用文艺民俗学的理论对《红楼梦》进行关照与透视。侧重于探寻《红楼梦》中涉及的一系列民俗意象,民俗基因和民俗原型。探索其内部民俗意象生成的机制与规律,分析民俗基因与民俗原型在《红楼梦》中的表现形态。力求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用交叉学科的理念,对《红楼梦》和民俗文化的关系进行更全面深入的学理研究,从而认清文化多元化语境下《红楼梦》的民族属性及本色。

渝茗轩研读《红楼梦》

振寅编著的《瀹茗轩研读红楼梦》采用美学、文化学等方法对当代红学研究中“钗黛合一”、“秦可卿之死”、秦可卿身世之谜、秦可卿死因之谜、秦可卿葬礼之谜、红楼盛宴与文化狂欢、“秦学”的滥觞与红学的悲哀等热点话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研究。适合红学研究者学习参考。

《红楼梦》考论

《<红楼梦>考论》乃红学专著,内容涉及“作者及家世研究”、“人物研究”、“综合研究”、“艺术研究”、“红学史研究”等等。有考有论,考论并重是该书的突出特色;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作者所遵循的学术理念。该书既有对新发现的历史文献资料的披露,也有对红学重要文献资料的笺释,更有对红学家的学术贡献的首次评论,而正本清源、廓清红学研究迷雾的驳论之文亦有数篇,凡此颇能显示出著者较为扎实的学术功力和颇为广阔的学术视野。

(0)

相关推荐

  • 苗怀明:红楼梦——现代中国的一部天书(大嘴说红学之四)

    (大嘴说红学之四) 一部曾被视作淫词邪说.遭到查禁的通俗小说日后竟然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学名著,并由此形成一门人称红学的显学,让众多专家学者为之穷经皓首,呕心沥血:一部残缺不全的文学作品竟然在几百年间让整 ...

  • 苗怀明:《风起红楼》增订本

    <风起红楼>增订本,苗怀明著,凤凰出版社2021年1月版.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别致有趣的二十世纪红学研究史,王国维.蔡元培.胡适.顾颉刚.俞平伯.鲁迅.陈独秀.汪原放.周汝昌.李希凡.蓝翎 ...

  • 红楼梦与红学研究

    红楼梦与红学研究 柳三七·2010年6月24日 红学之兴盛亦非雪芹之所敢想也. 想红楼梦出,脂砚斋评,经胡适之等人探求考证,趋之者若鹜,红学随成风云之势,然红学者何?探求.考据.索隐.求证.解梦欤,抑 ...

  • 中国三大显学梳理——敦煌学篇

    显学通常是指与现实联系密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或者在思想学术界占统治地位的学说,也就是主流学说,在各时代的主流学说有些许不同,在先秦思想史中特指儒家.墨家这两种学说.有时也指在整个中国思想史上占重要地 ...

  • 中国三大显学梳理——甲骨学篇

    显学通常是指与现实联系密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或者在思想学术界占统治地位的学说,也就是主流学说,在各时代的主流学说有些许不同,在先秦思想史中特指儒家.墨家这两种学说.有时也指在整个中国思想史上占重要地 ...

  • 【音乐会】“英雄”中国三大男高音北京音乐会

    "英雄"中国三大男高音北京音乐会曲目单 (播出版) 1.<义勇军进行曲> 作词:田汉 作曲:聂耳 演唱:魏松 莫华伦 戴玉强 2.<大刀进行曲> 作词/作曲 ...

  • 中国最美的10篇古文,一生至少要读一次!

    迄今为止,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 , 在漫长的历史中, 先贤们用汉字组成美妙的文章, 至今读来,依然唇角含香,韵味无穷. 今天,要分享10篇最美的古文, 文字美,韵律美,意境美, 下面一起来 ...

  • 中国三大感人至深的古文

    "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 松云 2017-06-04 阅读 6778 <陈情表&g ...

  • 中国三大未解之谜,第三个推翻了历史界的认知!

    在中国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流传着许多有趣的传奇,有些是真实的. 有些谣言一直没有得到证实.虽然有证据可以证明它的存在,但它不能证明它为什么存在. 有时候怎么操作,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因而成了未解之谜. 尽 ...

  • 思维导图:知识干货——中国对外交往史梳理

    欢迎阅读我的第1495篇日更文 ●中国历代对外交往●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 自从中国古代文明的诞生起,就产生了相应的外交史. 从夏商周三代,一直到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清朝,再到近现代发生的跌宕起 ...

  • 读懂中国瓷器,看看这篇文章

    我们都知道英文单词 China 的含义--中国. 但你知道当把字母C小写后,单词 china 的另一含义吗? 瓷器的英文是china,与中国的英文China只有首字母大小写的区别,这说明在世界人民的眼 ...

  • 中国三大逆天文物,现代科技都无法复制,一度怀疑是从未来穿越的

    都说古代没有科学技术,可是古人流传下的工艺品,有时候却连现代人都无法复制.古人善于总结经验,并利用生活经验,再加上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就算是没有高科技的辅助,他们依然可以创造出很多精品,所以大家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