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功:瓜菜

(0)

相关推荐

  • 【河南·驻马店】李倩丨奶奶的园子

      奶奶的园子   文/李倩     姑姑们还没有出嫁时,家里人挺多.奶奶便把离家最近的一块地划出一半,用来种应季蔬菜,另一半也不再种小麦,玉米,而是种些花生.红薯,奶奶说种些杂耍,让大家解解馋. 菜 ...

  • 义津往事(21) |义津有个“许家大菜园”

    义津有个许家大菜园 作者:许芳林 之所以写"许家大菜园",因为它是义津一道独特的风景. 它的独特之处,就是两个女人,一辈子相安无事,把一个孩子从小带大,读书,成家立业,共同经营这片 ...

  • 郭俊英:两代人的菜园子(第1801期)

    丽梅赏析: 家庭小菜园,记录了父女两代人不同的生活境遇.一个是六十年前困难时期父亲打理的小菜园,不但为一家人度过困难做出了贡献,而且还帮助邻家饿得奄奄一息的孩子恢复了元气,既体现了父亲勤劳的品质,也讴 ...

  • 夜雨剪春韭:菜园里的那些事

       三月的夜雨,是淅淅沥沥的春雨,一夜之间它就点染了高高低低的桃红柳绿,收复了远远近近的山村水廓.这样的雨夜里,人们可以诗,也可以思.一千多年前,在淅淅沥沥的雨夜里,有位诗人叩开旧友的柴扉,品尝了朋 ...

  • 微小说||吴老爹的菜园

    吴老爹的菜园 吴老爹在闽南部队大院种菜有些年头了,他的所有心思和精力几乎都放在了这10亩菜地上. 种菜既是个苦力活,也是个技术活.什么季节种什么菜,南方的天气适宜种什么菜?吴老爹拿捏的很准. 我家老爹 ...

  • 中秋节|杨辉峰:母亲的小菜园

    中秋节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中秋快乐 母亲的小菜园 杨辉峰|文 秋天的夜晚,静寂的关中平原上,闪耀着点点昏黄的灯盏,民身安睡.星光灿烂,晶莹剔透,每一颗似乎都要掉落下来,要赶一回人间黎明前的盛宴. ...

  • 还记得,那些年一起“采青”的我们吗?

    还记得,那些年一起“采青”的我们吗?

  • 毛毛虫去哪儿了

    ❈❈ 农夫有一块菜园,种了许多菜.他经常在菜地里锄草,施肥. 有一天,农夫走进菜地,正准备给白菜锄草时,发现一只毛毛虫爬在白菜上,一动不动.农夫蹲在白菜旁边,小声地说:"毛毛虫,你这么早就来 ...

  • 韩少功:老娘躲不起,但死得起,不活了!

    佛教悲怀一切有眼睛的生命,心疼世间一切"有情"--这是指所有动物,也包括人.这样一来,只有植物降了等级,冷落在悲怀的光照之外,于是牛羊大嚼青草从来不被看作屠杀,工匠砍削竹木从来不被 ...

  • 清代奇案:丈夫离奇失踪,妻子被判斩首,御史慧眼识奸,抓住真凶|赵信|嘉庆|张潮|韩少功|县令

    清嘉庆年间,广东潮州府城内有一个布商叫赵信,常年往返南京.无锡等地贩布回广东售卖挣钱.赵信有一个朋友叫周有义,住在城内南大街的刘家巷.二人既是发小又是生意上的伙伴,时常结伴去江苏买布.赵信为人忠厚老实 ...

  • 人物|韩少功 离你很远,又离你很近

    原创 杨晓晖 夜光杯价值观多元的时代,真正的智者从不迷乱.作家韩少功说,人性包含情感和欲望,情感与过去相连,欲望与未来相连,情感守旧,欲望求新. 1好作家的使命在于传播价值观翻开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韩 ...

  • 韩少功 西西来信

    西西,是香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小说家,曾继王安忆.陈映真之后获得"世界华文文学奖",另还斩获美国"纽曼文学奖".瑞典"蝉文学奖".香港书展年度 ...

  • 韩少功: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

    月  夜 韩少功 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 城里人能够看到什么月亮?即使偶尔看到远远天空上一丸灰白,但暗淡于无数路灯之中,磨损于各种噪音之中,稍纵即逝在丛林般的水泥高楼之间,不过像死鱼眼睛一只,丢弃 ...

  • 韩少功:优质的汉语正离我们远去

    我们都要警惕:我们不要成为文明时代的野蛮人,不要成为胡言乱语或有口难言的人. --韩少功 (本文系作者2016年在清华大学所作的演讲,原标题为<创造优质的汉语>) 01 语言应当能够表达最 ...

  • 韩少功:归家的温暖

    韩少功 (作家)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家乡是乡土.乡亲.乡谊.乡俗的生动舞台,也是秘藏情感记忆的一片重要矿脉. 当水泥和钢材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繁殖出彼此相似的高楼.道路.超市以及加油站,各种地貌 ...

  • 想象一种批评(韩少功)

                                想象一种批评                       来源:中国作家网    韩少功 当代最好的文学,也许是批评--这当然是指广义的批评,包 ...

  • 纪念创刊70年经典回顾|韩少功:《怒目金刚》(短篇小说)

    行伍出身的书记当众骂了温文尔雅的乡村先生吴玉和,而吴玉和一心想着让书记道歉,便和书记较上了真.而当书记真的落魄时,吴玉和会怎样呢?本篇故事一波三折,人物呼之欲出,不愧<北京文学>创刊70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