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14-(5)西门.巴尔.科赫巴

(0)

相关推荐

  • 罗马战役:犹太战争,失去耶路撒冷

    罗马战役:犹太战争,失去耶路撒冷 关键词:第一次犹太战争,基督教走出罗马 前因 第一次犹太战争:公元66年,由于不满罗马的统治与压迫,犹太人爆发起义,罗马军队发动了对犹太人的残酷战争,最终犹太起义被全 ...

  • 巴以为何争耶路撒冷?核心问题是什么?(楚子注)

    这就又牵涉到耶路撒冷的地位之争,核心是耶路撒冷老城的归属.犹太人说,这里是我的地盘,两千年前就是犹太人的首都,西墙(哭墙)是我们的圣地.巴勒斯坦人说,你们犹太人早就被驱逐了,耶路撒冷是我们的首都,哭墙 ...

  • 犹太的顽固你无法理解∶搞死自己60万人,也要跟罗马拆家散伙!

    自古以来,犹太就是个受气包一样的民族,谁看见都忍不住伸手欺负两下.公元前932年,所罗门王去世后,以色列联合王国便分裂成南北两个,一是定都撒玛利亚的以色列,二是定都耶路撒冷的犹太.200年后,亚述帝国 ...

  • 看文化 I 5个夺目的捷克犹太会堂

    在捷克首都布拉格,有一片犹太区,它始建于10世纪,被称为"约瑟夫城",以此纪念在18世纪授予犹太人居住自由权利的皇帝约瑟夫二世. 它曾是欧洲犹太人文化和经济最繁荣的中心,也是卡夫卡 ...

  • 地处中东的“巴勒斯坦”,你了解这个国家吗?

    说到巴勒斯坦,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巴铁".相信很多人会这样,和我们的邻国,也就是巴基斯坦相混淆,虽然名字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 巴基斯坦位于南亚,东北部与我国接 ...

  • 小童说新闻 | 巴以冲突再升级(2021.5.16-5.22)

    小童/播讲 2021年5月以来,巴以双方爆发了7年来最严重的冲突,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全世界都在积极抗击新冠病毒的关键时刻,巴以双方为什么还要打仗呢?他们究竟有什么样的世仇?怎么帮助他们化解矛盾 ...

  • 可怜之人必有作死之处,犹太人到底干了什么,才会流浪千年?

    犹太人这个民族,在大众眼中,一直是古老.聪明.优秀,和富有的象征,流浪千年依旧保持自身民族特性.那么为何如此优秀的民族,会在几千年里被人赶来赶去,始终无法拥有自己的国土呢?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犹太人为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29-(1)拜巴尔斯

    第六部分 马木鲁克 第29章 从奴隶到苏丹(1250-1339) 第一节  拜巴尔斯:黑豹 马木鲁克(Mamluk,也常译作马穆鲁克.马木留克),就是奴隶的意思.马木鲁克王朝也称奴隶王朝,是埃及叙利亚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目录

    前言和序 1-(1)第一任国王:迦南人 1-(2)以色列人 2 年轻的大卫 3-(1&2)王国的圣殿 3-(3)所罗门:圣殿 3-(4)所罗门:衰微 4-(1&2)犹大的国王们 4-(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后记-明天、今晨

    后记 -明天 本节,作者对耶路撒冷做了一些感慨和期望. 耶路撒冷比世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更渴望宽容.但作者又觉得,要在耶路撒冷问题上达成宗教.国家和情感上的和解又无异于痴人说梦. 双方都有人否认对方的历史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后记-耶路撒冷的早晨

    后记 耶路撒冷的早晨:从那时到现在 本书将六日战争形容为一次从灾难边缘窃取的军事胜利,即战争胜利的偶然性. 六日战争中的阿拉伯国家实际是有苏联的暗中支持的,而当时的美国因为深陷越南战争,并未对以色列有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4)六五战争

    第四节 1967年6月5日-7日:侯赛因.达扬和拉宾 本节是本书主体部分的最后一节了,后面只是三篇后记.有关本节中提到的一些地名,请参见P665页附图,不过也不是都有.6月5日上午11点15分,得到假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3)达扬接过指挥权

    第三节 达扬接过指挥权 6月1日,摩西.达扬临危受命,就任国防部长.还记得我们在49-2中说过的英国人奥德.温盖特吗,那位特种作战的先驱,以色列军事人才最初的培养者,"犹太人的劳伦斯&quo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2)拉宾:战前的崩溃

    第二节 拉宾:战前的崩溃 战争看来是无法避免了,开战前,双方对战争的结局预测恰好都与实际相反.以色列方面不管结局如何只有拼死一战.而埃及方面则是信心满满,纳赛尔的将军阿米尔则向纳赛尔保证百分之百的没问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53(1)纳赛尔和侯赛因:战争倒计时

    第53章 六日战争☆☆☆☆☆ 公元1967年 第一节 纳赛尔和侯赛因:战争倒计时 六日战争,又称第三次中东战争.六五战争,也有称"六月战争"的. 这是本书的最后一章,也是比较重要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