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职官部·卷五十
相关推荐
-
盖勋:不在朝中,依然备受信任
临危始识交亲重,处世空嗟行路难.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即便身处汉末乱世,朝堂上的尔虞我诈也从未停歇,越是乱象横生越容易带来变故.本篇依然来聊聊盖勋在朝中的事迹. 之前的文章中已经介绍过了 ...
-
盖勋:董卓入京,再无发挥余地
指去遥知山可崩,弹来直立天为倚.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假期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烽烟四起,一位位名将诞生的背后是无数生命的逝去,只是很多人没什么选择的机会.本篇依然是关于盖勋的事迹. 之前的文章中提及了盖 ...
-
何苗:大将军何进是我兄长,那又如何?
兄弟阋墙事堪叹,术也仇绍翻结瓒.人们一贯推崇兄友弟恭,古时候也讲究孝悌,但兄弟阋墙的事例也屡见不鲜,比如袁绍.袁术二人.本篇就来聊聊何苗,字叔达. 何苗.何进.灵思皇后何氏三人的关系有些复杂,他们确实 ...
-
樊陵:在任时间仅一个月的太尉就是我了
仕宦千忧出海涛,功名一笑付秋毫.追名逐利是很常见的事情,获取名利的途径或者方法各不相同,有淡泊名利者,也有囿于名利者.本篇就来聊聊樊陵,字德云. 樊陵是荆州南阳鲁阳人,他是东汉著名隐士樊英之孙,陈寔. ...
-
何进:我的仕途早期是如何度过的?
宠因宫掖里,势极必先亡.复工的小伙伴们还是要注意防护呀.前文提及了何进的家庭成员们,本篇依然是关于何进的,来看看何进在仕途早期的表现. 何进从一介屠户起家,他的仕途之初全靠灵思皇后何氏在宫中的表现,或 ...
-
邓春发:发现“京山”——黄帝故里姬水 帝王之都京师
黄帝故里姬水 帝王之都京师 邓春发 京山因黄帝京师山城而得名.京.京师和京城,古代特指国家的首都.京山市地处大洪山南麓,江汉平原北端.中国湖北省中心,即中原.中华.中夏.中土.中钧.中阳.中京. ...
-
太平御览·职官部·卷五十九
○良太守中 <魏略>曰:颜斐字文林.为京兆太守.到官,乃令属县整阡陌,树桑果.又是时人多无车牛.斐课人以闲月取车材,使转相教作车.又课民无牛者命畜猪,贵时卖以买牛.始人以为烦.一二年间,家 ...
-
太平御览·职官部·卷五十八
○良太守上 <汉书>曰:黄霸,字次公,淮阳人也.为颍川太守,咸称神明,奸人去入他郡,盗贼日少.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是时凤皇神雀数集郡国,颍川尤多.天子下诏称扬曰:'颍 ...
-
太平御览·职官部·卷五十六
○良刺史下 <唐书>曰:姜谟拜秦州刺史.高祖谓曰:'衣锦还乡,古人所尚,今以本州相授,用答元功.凉州之路,近为荒梗,宜弘方略,有以静之.'谟至州,抚以恩信,州人相谓曰:'吾辈复见太平官府矣 ...
-
太平御览·职官部·卷五十五
○良刺史中 <后魏书>曰:李崇为扬州刺史.先是,寿春县人苟泰有二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崇曰:'此易知耳.'二父与 ...
-
太平御览·职官部·卷五十四
○良刺史上 <汉书>曰:黄霸为扬州刺史.治有绩,汉宣诏赐车特高一尺,别驾主簿,缇屏泥于载前,以彰有德也. 又曰:朱博迁冀州刺史.博本武吏,不更文法,及为刺史行部,吏民数百人遮道自言.博驻 ...
-
太平御览·职官部·卷五十二
○刺史上 <汉书>曰:监察御史,秦官,掌监郡.汉省,丞相遣刺史,不常置.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郡,秩六百石,员十三人. 又曰:刺史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 ...
-
太平御览·职官部·卷六十六
○良令长下 崔鸿<十六国春秋·北凉录>曰:张谭,字元庆,武威姑臧人也.为和宁令,政以德化为本,不务威刑.民有过者,读<孝经>及<忠臣孝子传>训导之,百姓爱之如父母, ...
-
太平御览·职官部·卷六十五
○良令长上 <礼记>曰:成人有兄死而不为衰,闻子皋为成宰,而为之衰,成人曰:'蚕则绩而蟹有筐,范则冠而蝉有绥,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 <韩诗外传>曰: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 ...
-
太平御览·职官部·卷六十四
○令长 <礼记·檀弓下>曰:季子皋葬其妻,犯人之禾.申详以告,曰:'请庚之.'(申详,子张子也.庚,偿也.)子皋曰:'孟氏不以是罪予,朋友不以是弃予,(言非故也.)以吾为邑长於斯也.买道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