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龙丸/十枣汤 消痰核消肿满(心包/胸腔积液)
相关推荐
-
十枣汤《伤寒论》
泻下剂,逐水,具有攻逐水饮之功效 [组成] 大枣 10枚 甘遂.大戟.芫花,各等份 大枣 芫花 [用法] 大枣煎汤,后 3味研末,以枣汤调服药粉 1~2g,每日或隔日 1次,清晨空腹服 从小剂量开始 ...
-
十枣汤
十枣汤 芫花 (熬) 甘遂 大戟 大枣 (擘) 十枚 [拆算现代剂量] 芫花 (熬) 甘遂 大戟 大枣 (擘) 10枚 [用法]上三味(芫花, 甘遂, 大戟 )等分,各别捣为散,以 ...
-
方剂笔记 第15方 十枣汤
--<伤寒论> [组成] 芫花 甘遂 大戟各等分 (+十枣) 口诀:甘愿着急. [用法] 捣为散. 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内药末. 清晨空腹服. 平旦服,宜食糜粥以保养脾胃. [功用] 攻逐水 ...
-
消渴,胸膜炎,心痛,胸腔积液,心下硬痛——十枣汤
4消渴--闫云科 消渴引饮,多见于胃热,阴虚.痰饮为患者,尚属少见.有刘某者,男,45岁.素体质壮实,近月余,口渴不已,昼夜饮水4~5暖瓶.某医生滋阴生津,十余剂症状不减,遂进城就诊.望其身高体胖,面 ...
-
李瑞十枣汤加减治疗悬饮医案经验
蔚某,男,28岁.西医诊断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中医辨证为悬饮. 方用大戟.芫花.甘遂各5g,共为末,加肥大枣10枚共同煎汤,于晚间10点1次服尽.药后半小时左右,患者自觉头晕.恶心.腹痛.又经约1小 ...
-
治囊肿积液用子龙丸(消痰核)
子龙丸治囊肿积液(消痰核) 来源:<名中医治病绝招>-李克绍 1957年我在威海市羊亭卫生所时,一男孩,四岁,患舌下囊肿,经西医用针管抽出囊中液体,当时症状消失,但不久又肿起如初, ...
-
周末分享:说说十枣汤和子龙丸
说说十枣汤和子龙丸 末流郎中 此文内容,包含十枣汤.子龙丸. 十枣汤,出<伤寒论>,芫花.甘遂.大戟各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肥枣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一钱匕,平旦温服. ...
-
控涎丹(子龙丸)的万能功效
控涎丹出自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13.又名子龙丸.妙应丸.甘遂.大戟.白芥子各等分.为细末,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5-10丸,临卧姜汤送下.功能祛痰逐饮.治痰饮伏在膈上下,忽然 ...
-
“控涎丹---子龙丸”之妙用
绿冰-中医粉的学习笔记 作者 章真如 控涎丹,又名子龙丸,由甘遂.大戟.白芥子组成,其性峻猛,能搜肠刮肚,涤荡痰浊,顽痰伏饮之证用之,功效卓越! 某小孩,头额面颊生疮,常流黄水脓液,屡经消炎及中药治疗 ...
-
控涎丹子龙丸
中医方剂名称向来很乱有很多同名的方子其实组成完全不同,出现在不同著作里的同名方剂可能不是同一组成,而同一组成在不同的著作里可能名称不同,就是"同方异名""同名异方&quo ...
-
[转载]子龙丸的现代临床应用的体会
原文地址:子龙丸的现代临床应用的体会----廉剑英作者:檀香 龙丸也叫妙应丸.控涎丹,由宋代名医陈无择根据张仲景先师十枣汤化裁而成. 方 由 大戟.甘遂.白芥子各等份研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g ...
-
清代一个神奇的配方,4味药消气、消痰、消肿、消胀、消食、消瘀
今天讲的这个方子叫五香丸,它的主人是清代内丹学大家,也是著名医学家--刘一明. 刘一明大家可能没怎么听说过,但说到五香丸,它的作用可大了去了,五香丸能消气消滞.消痞消痰.消肿消痛.消血消瘀.消食消积. ...
-
服用子龙丸、控涎丹过程及反应
服用子龙丸.控涎丹过程及反应 学以用 2015-07-21 21:18:039 浏览:6803人 (转帖) 关于服用子龙丸的各种用药后反应,在网上我没有找到,于是我决定自己试试,亲自总结一下.我根据 ...
-
控涎丹(子龙丸)亲自服用者说体会
控涎丹亲自服用者说体会  医者中也 救死扶伤,弘扬人道主义! 服用者说: 1,吃了三天 来说说情况 第一天早上六点半吃了3g 配的姜枣汤 吃完两肋开始不舒服 然后慢慢转移到肚脐 八点多开始上厕所 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