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的书法那么优美,为何会遭个别人鄙视?

大图模式以忠义气节来看待赵孟因为赵孟是宋朝皇室后裔,却给灭宋的蒙元做官,自然没有气节,同时期的画家郑思肖则忠于宋,二人对比赵孟确实不及郑思肖有民族气节,但是元灭宋已经成为定局,改朝换代完成,这是个人无法左右的,已是元朝统治的臣民,做元朝官员也是无奈之举,不应过于苛责!

大图模式赵字的本身赵孟一生忠于二王,是元代扛起复古大旗的教化主。然而其学王并未学到真谛,一些笔法如转折、捺画收笔的处理不正确(当然,也可以说是他的特有风格),导致神韵上和晋人相差不少。这其实也是他学唐人李北海的结果,毕竟唐人比晋人还是差一点的。

大图模式赝品盛行,真假难分赵孟书法与绘画的“高绝”,也使得造假者趋之若鹜,致使赝品盛行、真迹难觅。从而也误导了大众,增加了许多对赵孟书法的误解和批评。但时过境迁,在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赵孟的真迹已不再“雾里看花”,所以对于赵孟书法的批评也自然“烟消云散”了。

大图模式赵孟的人品,似乎已成定论许多人认为赵孟在历史上是一个献媚邀宠的小人。而明末清初的著名书家傅山贬斥赵无骨气的一段议论,则使人们对赵人品不好的印象愈加牢固。傅说“贫道二十岁左右,于先世所传晋唐楷法,无所不临,而不能略肖。偶得赵子昂《香光诗》墨迹,爱其圆转流丽,遂临之,不数过而欲乱真。此无它,即如人学正人君子,只觉弧棱难近,降而与匪人游,而无尔我者然也。行大薄其为人,痛恶其书浅俗,如徐僵王之无骨。”

大图模式赵孟生活的南宋末年,书法的发展己经失去了北宋时的勃勃生机而走向了衰落。南渡之后,南宋书家不但失去了家园和收藏、研习书法的条件和氛围,而且最为可贵的书法进取精神也在偏安一隅中逐渐消饵殆尽,远不如北宋书家那么意气风发和积极进取。南宋书坛的凋敝一直延续至元初,而赵孟的出现,则改变了这一衰败局面而有力挽狂澜之功。

大图模式元朝的皇帝曾经给赵孟贴了几个标签:人品贵重,相貌脱俗,皇室贵胄,诗文极佳,书画双绝。足以见当时赵孟在文坛、政坛上的影响。赵孟打破了北宋以来书坛古风渐湮的颓势,把书风再次引导回归到复古的道路上,以古为尊,以古为美。这一点对于当代书坛有些人提倡的书法要有时代特色要有创新的论调,是重磅一击。学习书法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人说是把字写漂亮,这话并不准确,学书法最重要的是通过正确的方法写出具有个人魅力和情感的字,这便是书法的艺术魅力所在。而其核心的问题,也是判定一个书法人是否入门的依据乃是是否掌握了“笔法”,“笔法”在古人那里向来都是秘传,只有达官显贵,高级文人才有机会获取“笔法”,这也是为什么古代的大书法家不是高官厚位者,就是豪富显贵之家。

大图模式广告40岁女领导的提拔日记曝光,泥潭之深,令人瞠目结舌...当然,到了今天这个时代,“笔法”已经开始变得不再神秘,我们能够通过超高清的印刷基础,能够清晰看到历代经典法帖的墨迹本,并且能够从这些极其精彩的墨迹本当中,探索出真正的笔法规律。而在这些法帖当中,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也是最容易看出古人笔法真相的一件作品那是赵子昂在酒醉之后所写的作品。

大图模式这件作品就是著名的《二图二赞诗卷》。为什么说这件作品复原出了“二王”笔法呢?首先赵子昂乃是“二王”笔法的集大成者,他是近千年以来对于“二王”笔法领悟最精透的一个人,而他的字又更接近当代人的审美,并且儒雅贵气,是学书法很难绕过去的一个大师。

大图模式另外一个方面,这件赵子昂的《二图二赞诗卷》乃是写在一卷腊笺纸之上,那个时候的腊笺纸极为名贵,一般乃是宫廷御用之物,这种纸纸性偏熟,用浓墨书写其上,会有明显的色彩分层,而这种转弯处以及驻笔处的色彩分层让你能够清晰看到赵子昂用笔的动作规律,这便是此作最具价值的一个方面。另外,这件作品也是赵子昂生平罕有的大字作品,我们常说“古人无大字”,而此作每个字约在5公分左右,在时常书写一公分左右小字的古人笔下,这种大字极为罕见。

大图模式此作也是今人学习大字作品的一件绝佳之范本,在此作的结尾之处,有一行字的题跋:“湖州观堂与受益外郎饮酒一杯之余,便觉醉意横生。戏书此卷,为他日一笑之资。孟”意思是赵子昂与好友相聚的时候,喝了一杯酒便醉倒了,而在醉酒之际,赵子昂写了一张字,便是这件《二图二赞诗卷》。

大图模式从风格上来,这样的作品在赵子昂生平极为罕见,他是一个极为持重之人,但偶尔的放纵,却将古人的笔法意境完美表现了出来,成为了后人追摹古人笔法的一件神迹。此作如今也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件至宝。当代很多人包括一些书法家也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或者探索,为什么书法非要继承古人,古人就那么好么?为啥书法不能创新呢?其实对于任何一门传统艺术而言,它的兴盛往往是因为继承得好,而它的衰亡也往往是因为继承得不够所导致的。在书法上,古人已经将写字艺术当中,所有的技法已经探索到一种极为完备的境界,只有深深扎根在古人的技法体系当中,才能真正领悟到书法的内核。

大图模式这也是为什么元代的赵子昂能够提出书法“复古”的原因,就是为了矫正宋代以来过分崇尚“个人意趣”的所谓“创新”之风。这种思考也足以值得当代人借鉴!如果从书法史上选出了一个“全能王”来,那么这个人也一定会是赵子昂,赵子昂不仅在书法上打通了“五体”,并且在其他领域同样也造诣非凡,他受父亲的影响,酷爱收藏,建立一套自己的收藏体系和理论体系,他3岁学书法,5岁的时候就能将智永的《真草千字文》临摹500遍,翻遍书法史亘古未有。

大图模式在文学方面,赵子昂曾经被人誉为元代的“诗文之冠”!他是继苏东坡之后,对于中国文人画影响最大的一个画家,此外,在经济学、音律学等等方面都造诣卓著。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一个人的书法气格高低,起决定性因素的并不是书法技法的高低,而是对于传统文化的领悟多寡,赵子昂的书法根植于深厚的传统艺术与文化,这也是他的书法极具生命力的一个原因!

大图模式关于赵子昂平生的学问,大文学家陶宗仪的评价可谓至论:性通敏持重,未尝妄言笑。书一目辄成诵,诗赋、文辞清邃高古。善鉴定古器物、名画。画山水、竹、石、人、马、花、鸟悉造其微。尤善书,为国朝第一,篆法石鼓诅楚,隶法梁、钟,草法羲、献。或得其片文遗帖,亦夸以为荣。然公之才名,颇为书画所掩,人知其书画,而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而不知其经济之才也。在赵子昂平生有一件行书杰作,此作据说是他在自己30岁的时候所写,有网友看到了评价道:这字美得不可思议,我练到80岁,也写出来!

大图模式这件作品就是赵子昂的行书作品《右军四事》!这件作品乃是赵子昂写的四件关于王羲之的轶闻,这些事迹没有在现在的典籍当中出现过,若是赵子昂不记载,可能就已经失传了!赵子昂的书法是真正雅俗共赏的一种类型,他有着极高的天分,学习书法又相当刻骨,据说他练书法能够“日书一万字”,这样的功力,一般人是很难达到的!

大图模式?赵子昂书风的形成在这件《右军四事》当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他草书从索靖,隶书从梁鹄,篆书从李斯,行草书与小楷根植于“二王”一脉,字字纯正而沉稳,他的书法一直在“二王”的体系当中徘徊,未曾受到过颜真卿一路书风的影响,所以说赵子昂在继承“二王”书法上,最为纯粹而彻底,这也是为什么他能成为后世深入晋人门户最好的一个敲门砖!赵子昂这件《右军四事》如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乃是一个重要的国宝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