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安平诗作——《七古·北鹏南雁之恋》暨廉洁古风两首

廉洁自序:我大学同班同学,现代诗人孙安平,出过几本诗集。他在几分钟内给我和爱人写了这首诗。我爱人姓虞,因长得美,他称之虞姬。现转发于此。

孙安平《七古·北鹏南雁之恋》

亘古北国鹏翼展,

东吴虞姬美如燕。

万幸相遇黑河畔,

才子佳人姻缘牵。

历尽暴雨与风寒,

恩爱如初千侣羨。

夫妻拥获娇女婿,

纵享天伦若诗篇。

廉洁自序:青年才俊王东山,在孝顺、事业、交友三方面十分突出,这是人生大事。

廉洁《七古·赞王东山》

从小在家敬父母,

闯荡天下常问安。

深知育儿千般苦,

做人自把孝当先。

影视投资大宣传,

销售成果捷报传。

勤奋努力不怕苦,

公司经营当骨干。

为人诚实善交友,

常在寒冬送温暖。

义务奉食常坚持,

路人伸指齐夸赞。

廉洁自序:几年前,我刚进大学同学群,见同学们写诗逗趣,我写了这首小诗,得到同学们好评,但第二句想不起来了,现写的。

廉洁《七古·赞同学》         

同窗学友尽是才,

经伦满腹显文彩。

我劝李白改诗句,

黄河之水笔中来。

(0)

相关推荐

  • 乡土情歌 南鲲鯓之恋

    原创文艺基地 乡土情歌 南鲲鯓之恋

  • 夜下抒怀(七古)

    ​夜下抒怀 飘忽岁月水东流,剩有嗟乎白了头. 对酒无歌安贫喜,携壶与客淡忘愁. 终焉之志何须道,养老忘形可以修. 不记芳华少自艾,识得量力且功收. 闲人几个知足乐,总为鲜鲜争借筹. 再看晨昏一日去,孤 ...

  • 七古/浮沉叹(二)

    七古/浮沉叹(二) 文/暮色苍松21.2.21 冷眼时情多怨气,焉知我等倍艰辛.徒穷志向寻出路,只为嗟食肯屈身. 终了一生空碌碌,悲摧力尽叹沉沉.后来之辈休啰噪,顾虑得失岂由人.

  • 七古/浮沉叹(一)

    七古/浮沉叹(一) 文/暮色苍松21.2.20 人老时闲旧话多,十年过去叹蹉跎.迷茫眼色失神韵,倚杖蹒跚两鬓脱. 莫怪消沉缺正气,有谁知道解心魔.红尘路上无大小,看破天机且婆娑.

  • 七古/浮沉叹(三)

    七古/浮沉叹(三) 文/暮色苍松21.2.23 一回首看一回哀,寸断愁肠空徘徊.到老痴情知无益,离人远去不复来. 可怜白发搔更短,顾影低吟向昼埋.境遇堪堪难应对,差强人意解诗怀.

  • 王化鹏:雨后(通韵/外两首)

    文/王化鹏 雨霁露莹绿草坪, 一行云雀窜天庭. 山外鹧鸪悠悠啭, 芙蕖浮翠点蜻蜓. 阳江码头遥望南海(两首) 1 琼田万顷壮心旌, 领土神圣安可侵. 天连巨浪奋征棹, 海扬洪涛跃鲨鲸. 古币沉沙认华夏 ...

  • 【山水田园】陕西大荔||怀北 作品《向晚的银杏》外两首

    投稿须知:        古韵.现代诗词,简短散文,题材不限,必须原创首发,作品图文并茂,文笔精美,优先采用,请自行校对,一经发出,恕不更改,文责自负! 请朋友们把诗作.个人简介.清晰近照发送至271 ...

  • 陈杏珍(白蓝)诗作——《七绝·题清明之花(桐花)两首》

    <七绝·题清明之花(桐花)之一> 桐花初绽报清明,(注1) 春事阑珊紫陌盈. 曲水流觞寻旧梦,(注2) 繁枝风暖醉含英. 注1:桐花是清明"节气"之花,是自然时序的物候 ...

  • 王化鹏:老同事喜相聚(新韵•外两首)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跨越古今 融汇中西 北势南韵 “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6月6日亮相山东美术馆

    跨越古今 融汇中西 北势南韵 "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6月6日亮相山东美术馆 展览海报 6月6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艺术学院主办,山东美术馆.山 ...

  • 【暗香如沁】北去南来劳雁字,东升西落画帘钩

    古琴禪修 巫娜 - 天禪 听风声以兴思,闻鹤唳以动怀,企庄生之逍遥,慕尚子之清旷.                      ---<小窗幽记> 浣溪沙· 昨夜霜花万木秋 昨夜霜花万木秋, ...

  • 廉洁诗作——《热心服务一一赞李祥​》(暨孙安平诗一首)

    --二十多岁小伙李祥,是我原家楼下清美食品店的职工,山东临沂人.每次进店购物,都看见他热心为顾客服务,主动介绍食品,帮助推荐和挑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天上午十点多钟,我刚进店就开始下大雨.在我 ...

  • 康学鹏 | 南果北种,他用技术把地种出学问

    "这种老叶子你要打掉,它们不再进行光合作用,不打掉就会影响新叶子生长."在于营村村西头的种植大棚里,康学鹏正在一排排竖着生长的西红柿旁,一边摘掉泛黄.枯萎的黄叶,一边给两位四十来岁 ...

  • 中国粮食生产重心在北移:播种面积北涨南降,黑豫鲁粮食产量占全国3成

    就在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同时,中国粮食生产的重心却在逐渐北移.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0-2020年,15个北方省份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迅速从45.65%攀升至59.22%. 北粮南运,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