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九章原文及译文
相关推荐
-
道德经59章译文/原文:何为有邦之母?什么是长生久视之道?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一段:治人事天,莫若啬 ...
-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原文及译文
第四十九章 [原文] 圣人常无心①,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②.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③为天下浑其心④,百姓皆注其耳目⑤,圣人皆孩之⑥. ...
-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昔之得一①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②: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③.其致之也④,谓⑤天无以清⑥,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⑦:神无以灵,将恐歇⑧:谷无以盈,将恐 ...
-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九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①,而为客②: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③:攘无臂④:扔无敌⑤:执无兵⑥.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⑦,哀⑧者胜矣. [译文] 用兵的人曾经这样说,&q ...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①.塞其兑,闭其门②: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③,是谓玄同④.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⑤:故为天下贵. [译文] 聪明 ...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四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①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②.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③:修之于邦④,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⑤,以邦观 ...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二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天下有始①,以为天下母②.既得其母,以知其子③: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④,终身不勤⑤.开其兑,济其事⑥,终身不救.见小曰明⑦,守柔曰强⑧.用其光,复归其明⑨,无遗身殃⑩ ...
-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道生一①,一生二②,二生三③,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④,冲气以为和⑤.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⑥,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
-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①?得与亡孰病②?甚爱必大费③,多藏必厚亡④.故知足不辱⑤,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 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更为贵重?获取和丢失相比 ...
-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①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②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③,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