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原文及译文
相关推荐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
成功的秘诀!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第四十九章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 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 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心, 百姓皆属耳目焉,圣人皆咳之. · 圣人:得道 ...
-
《道德经》:你活得越像个孩子,离成为圣人越近
变成有趣有品的主 一.时代背景 老子写<道德经>之时,是春秋战乱时期. 他亲眼目睹各国统治者发动战争,把社会搞得一片混乱,导致生灵涂炭.很多民众流离失所,家不成家,人不成人. 老子居住了几 ...
-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昔之得一①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②: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③.其致之也④,谓⑤天无以清⑥,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⑦:神无以灵,将恐歇⑧:谷无以盈,将恐 ...
-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道生一①,一生二②,二生三③,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④,冲气以为和⑤.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⑥,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
-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大成①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②,其用不穷.大直若屈③,大巧若拙,大辩若讷④.静胜躁,寒胜热⑤.清静为天下正⑥. [译文] 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 ...
-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九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①,而为客②: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③:攘无臂④:扔无敌⑤:执无兵⑥.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⑦,哀⑧者胜矣. [译文] 用兵的人曾经这样说,&q ...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九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治人事天①,莫若啬②.夫唯啬,是谓早服③:早服谓之重积德④: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⑤,可以长久.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⑥. [注释] 1.治人事天 ...
-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天下有道,却①走马以粪②,天下无道,戎马③生于郊④.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⑤. [译文] 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作到太平安定,把战马退还到田 ...
-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①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②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③,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五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①民,将以愚之②.民之难治,以其智多③.故以智治国,国之贼④: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⑤,亦稽式⑥.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⑦,然后乃至大顺⑧. ...
-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二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①,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②.美言可以市尊③,美行可以加人④.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⑤,虽有拱璧以先驷马⑥,不如坐进此道⑦.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⑧,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