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十八)

(0)

相关推荐

  • 原创 | 西藏是怎么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语音技术来自讯飞有声 6557字8图,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欢迎朋友圈与微信群转发,平台转载请查看主页"联系我们".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西藏是怎么成为 ...

  • 一文概述:什么是和硕特汗国

    1637年,作为卫拉特四部之一的和硕特部,在固始汗的率领下,由新疆地区迁至青海,历经数年统一了整个青藏高原,最终建立了和硕特汗国.1717年,和硕特汗国被同为卫拉特四部之一的准噶尔势力所灭.1725年 ...

  • 六世达赖的“双面人生”:白天是端庄的傀儡,晚上却是潇洒的公子

    藏传佛教高僧: "六世达赖以世间法让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广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诗歌和歌曲净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达赖喇嘛"一词中"达赖" ...

  • 走进西藏感受罗布林卡的壮丽与辉煌

    七月十日下午我开始了来西藏最后一个景点,于下午我们乘车去罗布林卡.在车上导游告诉我们:"罗布林卡藏语意为宝贝公园,位于拉萨市布达拉宫西面约二公里的拉萨河畔,总面积三十六万平方米,始建于十八世 ...

  • 藏地琐记(一)

    旅行 日记 寻找人生最华美的奢侈,最灿烂的自由 拉萨之行 2019.10.18 2019.10.25 我这个人其实很懒,出门前从来不读当地的文化民俗的文章,都是到了当地后成了"十万个为什么& ...

  • 阳光下的雪域圣殿,蓝天下的布达拉

    等待,与相聚. 曾几何时,西藏,成为了我的情结.曾几何时,便开始规划,规划早一日可以与之相见.那一日,当我下定决心前往,并预定了全部行程.那一日,当我被家人建议,想要寻找一位同行的伙伴.那一日,当我与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十)

    七世达赖到了理塘后,朝廷并没有让其久住,而是在离里塘有些路程的泰宁(噶达)地方另敕建一座寺院供其住锡.这座新建的喇嘛寺由雍正皇帝为其赐名,曰"惠远庙". 五.惠远庙的<御制碑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十二)

    关于惠远寺的具体兴建,"碑文"说,图样是"仿西方白赖本佛庙之图式"("白赖本佛庙"是个什么样子,暂未查到).修建这座寺庙,"碑文&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十四)

    这位四川成都出生的将军,其父岳升龙就是康熙朝的四川提督,"西炉之役"打响之前,曾直接处理对西炉(今天的康定)军务,因与四川巡抚不和,两人互参,岳参奏四川巡抚于养志在川藏勘界中&qu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十五)

    我们还是回到正题,岳钟琪为护卫移驻泰宁的七世达赖喇嘛之所以作这样的军事部署,可见他早对周边情形了如指掌.其实这也并不新鲜,当年的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早就作过相似的安排.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五月,年大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十六)

    乾隆三年(1739年)十一月章嘉呼图克图曾以达赖用度不敷为由,奏请将里塘.巴塘佳塘等处赏给达赖,朝廷也未允准.此事<清实录>上有这样的记载:"大学士仍管川陕总督查郎阿遵旨复奏:章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十九)

    [雍正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憩巴辣顶,遂抵泰宁自打箭炉西南山谷中出,向西北行,至泰宁山皆平坦,童童无草木,皆沮洳黑坟,不宜耕种,三百里内田庐绝迹,间有碉楼小窦,番民皆蓬首垢面,无复人形.除塘兵之外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二十)

    二月朔日,达赖喇嘛宴饯于都冈楼上.建三簷黄伞一,彩幢二,绒缨白旗二,皂缨赤缘白旗二,锦帐四,番僧数人俯睥睨,上吹海螺喇叭以迎,余同达赖喇嘛中道入,余东坐西向,达赖喇嘛西坐东向,座高七尺加四褥,次章嘉胡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二十二)

    那两次大地震,在<清实录.高宗实录>中都有记载,现抄录如下,从中可见两次地震所造成的破坏和朝廷对灾民的关注.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十二月戊寅(1793.1.25) 又谕曰:"惠龄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二十四)

    乾隆年间,是康区(四川西藏)的多事之秋,从雍正八年(1730年)"用兵征讨"瞻对(今新龙县境)以平乱,到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两定金川"结束,历时近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