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十四)
相关推荐
-
清朝“岳家将”:他们是岳飞后人,四代效忠清廷,官至一品
前言 岳飞,抗金英雄,南宋中兴四大名将之一,他率军抗金,号称"岳家军",令金人闻风丧胆,视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后被宋高宗赵构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
-
雍正对付“公知”的办法:让他当反面典型全国演讲,不杀人但诛心
雍正剧照 今天的"公知"(注:此公知非指公共知识分子的本意,而是特指中文互联网中大家都懂的那一小撮人)真可谓一言难尽,从恶之花.空气香甜.方方到回形针,各个标榜为人权.进步都直言敢 ...
-
雍正王朝:年羹尧经营西北多年,为什么却被岳钟琪一举取代?
雍正王朝:年羹尧经营西北多年,为什么却被岳钟琪一举取代?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十)
七世达赖到了理塘后,朝廷并没有让其久住,而是在离里塘有些路程的泰宁(噶达)地方另敕建一座寺院供其住锡.这座新建的喇嘛寺由雍正皇帝为其赐名,曰"惠远庙". 五.惠远庙的<御制碑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十二)
关于惠远寺的具体兴建,"碑文"说,图样是"仿西方白赖本佛庙之图式"("白赖本佛庙"是个什么样子,暂未查到).修建这座寺庙,"碑文&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十五)
我们还是回到正题,岳钟琪为护卫移驻泰宁的七世达赖喇嘛之所以作这样的军事部署,可见他早对周边情形了如指掌.其实这也并不新鲜,当年的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早就作过相似的安排.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五月,年大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十六)
乾隆三年(1739年)十一月章嘉呼图克图曾以达赖用度不敷为由,奏请将里塘.巴塘佳塘等处赏给达赖,朝廷也未允准.此事<清实录>上有这样的记载:"大学士仍管川陕总督查郎阿遵旨复奏:章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十八)
果亲王允礼从雍正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抵达,到十三年(公元1735年)二月初三告别达赖,在泰宁整整住了一个月又十天.这40个日日夜夜,亲王与达赖朝夕相伴,让达赖深蒙皇恩,达到了"皇仁万里传&qu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十九)
[雍正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憩巴辣顶,遂抵泰宁自打箭炉西南山谷中出,向西北行,至泰宁山皆平坦,童童无草木,皆沮洳黑坟,不宜耕种,三百里内田庐绝迹,间有碉楼小窦,番民皆蓬首垢面,无复人形.除塘兵之外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二十)
二月朔日,达赖喇嘛宴饯于都冈楼上.建三簷黄伞一,彩幢二,绒缨白旗二,皂缨赤缘白旗二,锦帐四,番僧数人俯睥睨,上吹海螺喇叭以迎,余同达赖喇嘛中道入,余东坐西向,达赖喇嘛西坐东向,座高七尺加四褥,次章嘉胡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二十二)
那两次大地震,在<清实录.高宗实录>中都有记载,现抄录如下,从中可见两次地震所造成的破坏和朝廷对灾民的关注.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十二月戊寅(1793.1.25) 又谕曰:"惠龄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二十四)
乾隆年间,是康区(四川西藏)的多事之秋,从雍正八年(1730年)"用兵征讨"瞻对(今新龙县境)以平乱,到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两定金川"结束,历时近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