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延洲:怀念那条牛

(0)

相关推荐

  • 散文||挣工分

    挣工分 好长时间了,脑海里一直盘着一个词,也一直盘着和这个词相关联的,那个充满纯真的"挣工分"的童年故事. 说起"工分"这两个字,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能够 ...

  • 你好,秀英妈妈(上)

    你好,秀英妈妈(上) □徐艳丽 看了贾玲主演的<你好,李焕英>,深有感触,又有一种写作的冲动,一夜无眠. 如果也能够穿越,也能够遇到我的母亲,并且能够成为她的闺蜜,我定会帮助她脱离所有的苦 ...

  • 看《平凡的世界》才理解,我妈的小伙伴为什么被饿死了

    小时候,我妈经常给我讲她小时候的事情,讲的最多的是没粮食吃饿死人,上海知青在她们大队插队的一些事情. 01 那时,我都把这些当成故事听,印象最深的是我妈的小伙伴小九,我妈说我应该叫她九姨. 九姨和我妈 ...

  • 荒唐言论,为了抹黑生产队,就说当年的农民都是懒汉,

    别为了抹黑生产队,就说当年的农民都是懒汉,一条评论引发的思考 我的文章有一部分是回忆生产队时期农民的劳动生活的.目的是让当年那段历史留下一点记忆.同时宣传农业集体化的巨大优越性.我的文章引来朋友的热烈 ...

  • 曾经的生产队

    曾经的生产队 我出生于1968年,吴县保安公社某大队第六生产队,生产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断时续,经常在我脑海里闪现. 从1958年人民公社开始至1984年农村联产承包制结束.我们生产队有四十多户 ...

  • 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农村虽然实行大集体,但...

    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农村虽然实行大集体,但国家还是鼓励农民家庭养鸡.鸭.兔子.猪等家禽家畜的,也允许养殖户买卖.如果说有"割资本主义尾巴"的现象,那是指严查无正当职业的人或其他人充当 ...

  • 【原创】《打麦场上》 作者:刘云奇

    第497期 打麦场上 作者:刘云奇    这几天总有一句歌词在我心中回荡,"过去的时光难忘怀,难忘怀".起初,我不知道怎么就想起了这句歌词,随着麦收时节的到来,望着一望无际的金黄的 ...

  • 吴延洲:匠人系列之——制陶者

    匠人系列之--制陶者 安徽怀宁  吴延洲 陶瓷是怎样发明的,有人大胆猜测:古时,先民们,在取水时,没有容器,于是有聪明的人想出,用泥作胎放在竹器里,这样到河边取水,可取水时,依旧没有用,非常愤怒地将泥 ...

  • 吴延洲:诡异的猫

    诡 异 的 猫 安徽怀宁  吴延洲 猫何以与鼠为敌,人类编了一个传说,当年为了把十二天干各配一个吉祥物,俗称十二生肖.喜讯传来,动物们都在行动.猫和老鼠是好朋友,于是相约一同前往,就在出发前的晚上,老 ...

  • 吴延洲:匠人系列之——织布者

    匠人系列之--织布者 安徽怀宁  吴延洲 小时穿的衣服是家织的土布,俗称"老布",由自家种棉.弹花.搓条.纺线.织布.染色.再剪裁成衣.其中弹花和成衣找专业的匠人外,其余的环节均由 ...

  • 吴延洲┇自来自去梁上雀

    自来自去梁上雀 安徽怀宁  吴延洲 因性喜静,便找了一处安静之所,往来的是几个白丁,并没有鸿儒可资谈笑,朝夕相处的是一窝麻雀. 麻雀一家应该早于我落户于此,数不清到底有几只?确有人类"儿女罗 ...

  • 吴延洲┇匠人系列之——箍桶匠

    匠人系列之--箍桶匠 安徽怀宁  吴延洲 听父亲说,他三岁就没了父母,后来过继给我现在的爹爹.因家境贫寒,父亲只读了三年书,辍学后,爹爹叫他学箍桶:"荒年饿不死手艺人.箍桶在室内,不会像泥瓦 ...

  • 吴延洲:嫁墩的传说

    嫁墩的传说 安徽怀宁  吴延洲 "嫁墩"望文生义,就是出嫁的墩子,出嫁多在家里,怎么会在土墩上,会不会是北朝风俗结庐高墩之上,其中给后人留下了什么? 附近的人告诉我:今天小市老街学 ...

  • 吴延洲┇匠人系列之——染布师傅

    匠人系列之--染布师傅 安徽怀宁  吴延洲 暑假因机缘凑巧去了趟神农溪,一路欣赏,溪流两岸,山峦耸立,逶迤绵延,层峦叠嶂.领略了龙昌峡的险.鹦鹉峡的秀和神农峡的奇,峡中深潭碧水.飞瀑遍布.悬棺栈道.原 ...

  • 吴延洲:匠人系列之——挑夫

    匠人系列之--挑夫 安徽怀宁  吴延洲 手提肩扛是最原始的运输方式,在我很小的时候,村庄中有一群壮实的劳力,专门替人挑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挑夫.圩区的鸭蛋挑进村中的炕房,炕房里"叽叽&quo ...

  • 吴延洲:匠人系列之——捕鱼者

    匠人系列之--捕鱼者 安徽怀宁  吴延洲 家乡的捕鱼有两种方式:一曰下丝网,放丝网于河中捕鱼.捕鱼者自划一小渔盆,两脚撑的力道要恰到好处,否则有翻盆的危险,边划边用桨挑网,线型放网于水中,满河撒上网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