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附子败酱散(转载 )
相关推荐
-
陈慎吾讲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治第十八
347.疮痈脉证 [原文] 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 [讲义] 疮痈化脓时期,有似表证.若有痛处,言局部病影响全身病也.内有壅结之毒,自当发散结气,盖疮痈之发热恶寒,乃白 ...
-
《本草精荟》:消痈止痛:败酱草的功效与应用
败酱草又名苦菜,为败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败酱.白花败酱的带根全草.因其有变质酱的陈腐气味,故而得名.常秋季采收,洗净阴干,切段应用. 一.败酱草的功效: 败酱草味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功效 ...
-
毛德西十六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
十六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 1.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肌肤甲错 治验: 女性,19岁.于七八岁即出现四肢及肩背部皮肤甲错,甲错部分呈盘状型,痒甚.每至夏季症状基本消失,逢冬又发 ...
-
082 薏苡附子败酱散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4版)
082 薏苡附子败酱散 经典的肠痈方,具有消肿散结透脓的功效.适用于胸腹腔的慢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以及"肌肤甲错"为特征的皮肤病. [经典配方] 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上 ...
-
【薏苡附子败酱散:横扫下焦湿热诸症】精
[经典条文] 原文:<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疮>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腹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按之濡,一按,软软的,没有什么结 ...
-
金匮要略79:大黄牡丹皮汤、薏苡附子败酱散、赤小豆当归散、王不留行散。
" 概要:大黄牡丹皮汤(阑尾炎.急性盲肠炎),薏苡附子败酱散(慢性盲肠炎.隐痛,又名排脓汤,阴部出脓),赤小豆当归散(腹膜炎,阑尾胆囊破裂后进入腹腔),王不留行散(金疮药,可用蔗糖水替代). ...
-
治疗肠痈的薏苡附子败酱散,还可以治疗银屑病!
临床中,会经常遇见这样的情况,病人主述的一个症状,用药后结果把其他的病也一同治好了,中医把这种情况称为异病同治. 比如,李可当年带弟子,要求弟子亲尝生附子,结果有些弟子的沉年固疾也治好了. 接受惯西医 ...
-
原本是治疗肠痈的薏苡附子败酱散,还可以治疗银屑病!【一点资讯】
临床中,会经常遇见这样的情况,病人主述的一个症状,用药后结果把其他的病也一同治好了,中医把这种情况称为异病同治. 比如,李可当年带弟子,要求弟子亲尝生附子,结果有些弟子的沉年固疾也治好了. 接受惯西医 ...
-
薏苡附子败酱散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薏苡附子败酱散 一.古方简介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薏苡仁30g,附子.6g,败酱草15g. [功效]排脓消肿. [主治]肠痈脓成,毒结阳伤证.身无热,肌肤甲错,腹皮急,按之濡软 ...
-
经方:薏苡附子败酱散(慢性盲肠炎)
薏苡附子败酱散 [原文] 薏苡六十分 附子二分 败酱五分 右三味,杵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小便当下) [作者]张仲景 [出自]<金匮> [经典回顾] 1.肿痈者少腹肿痞, ...
-
《金匮悬解》肠痈——大黄牡丹皮汤,薏苡附子败酱散,排脓散
肿痈四 肿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皮汤主之.(开头言肿痈当是肠痈之义) 1 肿痈者,当 ...
-
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附子败酱散,是以薏苡仁.附子.败酱草组成.方中薏苡除湿排脓,<中国药植图鉴>说:"治肺水肿.湿性胸膜炎.排尿障碍.慢性胃肠病.慢性溃疡."附子温阳散结.败酱草解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