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陈氏太极拳之歌》

长篇三言诗  陈氏太极拳之歌

伦炳宣  著

第六章     拳之节
十四世,有弟兄。弟有本,兄有恒。
兄友善,弟谦恭。常相敬,贯始终。
父公兆,兼师承。经炉火,更纯青。
弟善守,兄善攻。各侧重,相互通。
韬与略,样样精。有美誉,瑜亮称。
对上孝,对国忠。若召唤,定出征。
有贼寇,霸洞庭。行非歹,扰民生。
两兄弟,愤满胸。双披挂,同赴荆。
洞庭阔,浊浪汹。贼势大,邪劲凶。
双兄弟,亦英雄。乘战舸,舞长缨。
斩波浪,破惊洪。刀落处,污血崩。
枪到处,贼胆惊。擒敌首,立战功。
兄不慎,落水中。荆襄地,哭英灵。
弟虽痛,志不松。承遗愿,传威名。
擂台上,邀拳朋。比武赛,见英雄。
擂半月,场场赢。满江汉,皆赞声。
归乡后,弦仍绷。练拳道,研拳风。
不囿祖,辟新程。创小架,著新经。
其理法,更深层。其动作,更轻盈。
既有序,又严明。宜演练,易记清。
创绝技,不隐踪。收弟子,广传兴。
其门下,高徒增。多名士,尽豪英。
宗师号,不枉拥。推陈式,向高峰。
陈姓氏,外姓宗。延后世,令人崇。
十五世,有双甡。仲与季,孪生亲。
相貌近,难辨分。两相处,敬如宾。
皆慷慨,常助邻。行于外,无高音。
讲忠义,思国恩。赴国难,有赤心。
幼从祖,攻诗文。诗书外,习武勤。
枪剑棍,力千钧。梅花桩,武步匀。
入年少,武庠临。及年壮,怀热忱。
率军队,报国君。夺失地,立功勋。
咸丰赐,武将军。归故里,民更尊。
时乱世,匪患频。烧杀抢,为害深。
孪兄弟,勇挺身。为避祸,劝村民。
老弱幼,宜远奔。留青壮,护家门。
时贼寇,犯陈村。二百众,凶焰喷。
夺牲畜,掠家禽。甡哥俩,谋深沉。
设巧计,图智擒。集村勇,两路均。
仲与季,领队人。选战场,高坡林。
分两处,伏兵屯。派少妇,诱敌跟。
敌持傲,头脑昏。信其诈,踏后尘。
至伏地,妇无寻。正惊愕,起烟云。
鞭炮炸,火硝熏。鼓号响,杀声浑。
伏兵现,刀枪抡。匪贼乱,头发晕。
仲甡勇,乃虎贲。冲敌阵,如鹏鲲。
钢矛舞,惊乾坤。矛到处,必夺魂。
贼难抵,谈何迍!忙后撤,羊乱群。
季甡弟,正守蹲。见逃匪,将计遵。
点鞭炮,生氤氲。齐踊跃,降天神。
箭如雨,正倾盆。贼大败,再无侵。
十八世,陈照丕。幼孱弱,病常欺。
欠发育,身板畸。三龄后,步始移。
至八岁,把拳习。五年过,现奇迹。
筋骨长,添壮肌。大病祛,无微疾。
论拳技,更见奇。刀枪棍,皆能提。
受祖染,有灵犀。处乱世,心不迷。
率村勇,护乡黎。镇恶霸,惩泼皮。
及年壮,赴京畿。会拳友,探新题。
惊媒体,传信息。设擂台,比高低。
众拳手,登台基。亮手段,步步逼。
丕迎战,皆披靡。十七日,保胜席。
七七变,枪声急。华夏土,遭铁蹄。
城镇怖,乡村凄。骨肉散,血泪滴。
好男儿,岂能稀。携弟子,赴戎机。
敢死队,豪情激。亲为首,勇第一。
教武术,练拳击。拔据点,搞突袭。
刀枪剑,斩熊罴。肉搏战,神掌劈。
入敌穴,逮匪痞。显身手,斗倭敌。
敌丧胆,民安逸。功卓著,赞声齐。
丕弟子,陈庆洲。近而立,拜师修。
承师志,胆气赳。习拳械,精心筹。
至花甲,练不休。精武艺,赞声稠。
收徒弟,遍九州。授拳课,两半球。
有敬佩,有妒仇。有要比,有拜求。
上世纪,末年秋。传拳技,赴美游。
讲拳理,在校楼。忽有报,出事由。
校门外,吼声揪。千余众,气咻咻。
手脚舞,如斗牛。点名叫,狂言诌。
欲比试,争劣优。谁败阵,谁低头。
双手举,把降投。金洲怒,往事勾:
旧时代,国弱柔。列强躏,外虏蹂。
民遭罪,谁来庥?当今世,国劲遒。
岂能忍,恶语羞!遂迎战,斗狂酋。
来者猛,善群殴。挨个上,也一流。
洲沉稳,不躇踌。动作快,如风嗖。
连取胜,情不留。六十个,倒地抽。
狂妄劲,个个收。武博士,天下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