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为什么说裕王妃的一句话扭转了整个战局?
相关推荐
-
《大明王朝1566》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情节?
作为一部最精彩的权谋剧,<大明王朝1566>中隐含着许多细思极恐的情节,可能会颠覆我们对清流派的认识. 一.改稻为桑是清流派给严党下的套 祸国殃民的改稻为桑之国策,实际上是被清流派给逼出来 ...
-
深读《大明王朝1566》原著:“清流”与“浊浪”的博弈,均无善终
1560年,嘉靖从紫禁城迁往西苑"玄修"已经整整20年了,此时离明朝第11任皇帝嘉靖帝朱厚熜走完他60年人生路还剩下仅仅六年的光阴,从他15岁登基,在位时长45年,比之于他的孙子万 ...
-
14年后再看《大明王朝1566》,看懂了一点,掌控全局不是谁都可以
2007年,一部历史巨制<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播出了,一时间大家见面都是"阁老"相称,"云在青天水在瓶"不少人还在讨论到底是什么意思.过了 ...
-
大明王朝:毁堤淹田后,谈“以改兼赈”方略的出台及流产背后秘密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66>第186期--深度解析篇: 前情回顾:因嘉靖帝自身及大明制度原因,导致了国库空虚,以严嵩为首内阁为了弥补亏空,提出了"改稻为桑"国策,并把国 ...
-
大明王朝:嘉靖帝临终前连下三道圣旨,裕王看后为什么泪流不止?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66大结局(总第178期): 随着嘉靖帝跟海瑞的终极对决结束,整部<大明王朝1566>也走到了尾声,杨角风对剧情的解读也到了最后一期. 当然,后面我还会就剧中的人物进行 ...
-
大明王朝:胡宗宪一心求死,赵贞吉有苦难言,一句话:我太难了!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66>第122篇文章) 随着嘉靖帝闭关,朝局变得异常复杂起来,裕王窝在家中静观时变,徐阶暗中默许张居正命赵贞吉马上发动"倒严"的总决战,而严嵩却 ...
-
大明王朝:张居正再揭“清流”本质——撺掇别人冲,自己作壁上观
海瑞二次审案审出的供词让朝廷乱成了一锅粥,"司礼监"."内阁"给时任"浙江巡抚"赵贞吉下达了命令,要求发回重审:张居正也在"暂署内 ...
-
大明王朝1566中的十大顶级权谋高手
第十名:张居正 历史上的大牛人物,真正做到位居庙堂而不忘国家百姓,大力推行的政治改革让大明王朝续存百年,在遍地政客官僚的时代可以称之为一代政治家.只是在剧中,作为清流一党的张居正还处于打怪升级的成长期 ...
-
大明王朝:一步走错,满盘皆输,海瑞怎么就莫名其妙通倭了呢?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66>第188期--改稻为桑深度解析篇4: 前情回顾:大明王朝:你我皆凡人,详解芸娘是如何对高翰文施展"仙人跳"? 满心期待着高翰文和海瑞等人能接 ...
-
大明王朝:一句话暴露裕王的智商——谁再说裕王傻,我跟谁急
"严党"摊牌了,亮剑了,发起总攻了,我们怎么办?背诵先贤古典,骂死他们?还是把他们写进史书,让他们遗臭万年? 高老夫子接话: "有消息,从去年腊月二十三一直到年三十,严党 ...
-
大明王朝:海瑞明明被举荐升官,他为什么听后却愤而辞官?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66>第130篇文章) 浙江的案件被嘉靖帝巧妙地利用上天给结了案,严党看似全胜,实际上也面临着另一个考验,这是后话,后面会提. 而对于清流派来讲,无异于一次沉重打击 ...
-
大明王朝:海瑞硬刚赵贞吉——这一次,海瑞为何认输了?另有目的
海瑞夜审郑泌昌.何茂才,扯出了织造局,逼疯了时任"江南织造局总管太监"杨金水,但却给新任"浙江巡抚".负责主审浙江贪墨案的赵贞吉带来了一次试探嘉靖皇帝态度的绝佳 ...
-
大明王朝:陈洪崛起,冯保被罚,吕芳的“盒饭”已经热好了
海瑞进京,先给嘉靖皇帝钦定的"六必居"添了字,改了意,按照"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和新任"内阁首辅"徐阶的说法,海瑞这是在替嘉靖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