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毁堤淹田后,谈“以改兼赈”方略的出台及流产背后秘密
相关推荐
-
大明王朝里真正能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的,只有这两人
2021-07-04 02:09 大明王朝1566里面,说到否极泰来,还交上好运气的人有四个, 第一个是冯保,一个得罪了清流更开罪了司礼监的太监,本来是必死的局面,凭着一股狠劲到最后居然能绝处逢生,成 ...
-
大明王朝1566里沈一石怎么做才能免于一死?
古往今来,白手套命运不过是夜壶,夜壶这东西,需要时非他不可,不需要时臭不可闻. 需要不需要都是不同时期的不同价值体现.在改稻为桑这件事上,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那就是,这个事情,谁才是具体执行者? 首先 ...
-
大明王朝:海瑞硬刚赵贞吉——这一次,海瑞为何认输了?另有目的
海瑞夜审郑泌昌.何茂才,扯出了织造局,逼疯了时任"江南织造局总管太监"杨金水,但却给新任"浙江巡抚".负责主审浙江贪墨案的赵贞吉带来了一次试探嘉靖皇帝态度的绝佳 ...
-
《大明王朝1566》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情节?
作为一部最精彩的权谋剧,<大明王朝1566>中隐含着许多细思极恐的情节,可能会颠覆我们对清流派的认识. 一.改稻为桑是清流派给严党下的套 祸国殃民的改稻为桑之国策,实际上是被清流派给逼出来 ...
-
大明王朝:身陷死局,郑泌昌所想的破解之道,差点逃生成功
<大明王朝>这部剧中,郑泌昌是个异常聪明的角色,其谋略甚至不下于内阁中的诸位大臣. 此人官拜浙江布政使,放到今天来看就是浙江省的省长,而浙江在剧中是大明朝的两大富庶省份(另一个是江苏),混 ...
-
《大明王朝1566》:为什么说裕王妃的一句话扭转了整个战局?
星期五文艺:<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可以连续看三遍的神剧,虽然过去了这么多年,在豆瓣上超过12万人给出了9.7的高分,这是一部男人的剧,也是一部中国官场的官场剧,更是一部中国式人情世故的 ...
-
大明王朝: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谈毁堤淹田后嘉靖帝的流氓本性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66>第185期--人物篇第8期: 作为一部职场教科书般的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教给了我们很多东西,每一个看似符合各自利益的行为背后,往往埋藏着我们 ...
-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毁堤淹田之后,胡宗宪的弃车保帅之道
面临着九县决堤,胡宗宪发出了"天地不仁"的感慨,这个天地并不是指真正的天和地,这个天是指以皇帝为首的高官,这个地则是地方上的不良官员. 最终胡宗宪以几十条士兵的性命,换取了老百姓的 ...
-
大明王朝:胡宗宪为何不向嘉靖揭露“毁堤淹田”的真相?这才叫“顾全大局”
"改稻为桑"推行过程中,时任"浙直总督"胡宗宪因为浙江发生了水灾而建议朝廷延缓"改稻为桑"的推行,并将水灾的成因归结到了"河道失修 ...
-
大明王朝18:胡宗宪为何隐瞒毁堤淹田真相,嘉靖帝为何不追究?
上一期我们谈了胡宗宪进京面见嘉靖帝,头一天晚上到严嵩府上求见,结果被严世藩拒绝,最后他发出了为时已晚的感慨. 那么接下来的大殿对话,胡宗宪又是如何做到全身而退的呢?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8:大明王朝中嘉 ...
-
大明王朝第13讲:浙江官员为什么敢不要命下达毁堤淹田的命令?
上一期我们提到胡宗宪祈求延缓执行"改稻为桑"国策推行,结果奏疏被打回,通过他跟谭伦的对话,我们更加深了对胡宗宪的理解,也明白了他为什么要谭伦离开总督府. 可是他俩万万没有想到,底下 ...
-
大明王朝中浙江被毁堤淹田之前,胡宗宪为什么说谭伦搅砸了局势?
上一期我们讲到了胡宗宪面对"改稻为桑"国策的推行,上疏了朝廷,请求给浙江调粮并延缓国策的推行. 可惜被严嵩等人巧妙地通过吕芳利用嘉靖帝的性格,给退了回来,至此,胡宗宪为浙江百姓的努 ...
-
大明王朝:“二老爷”田有禄,赈灾现场的表演!
由于浙江情况有变,以朱七带头的四个锦衣卫也放弃了原来的计划,转为到淳安县调查详情. 乔装打扮的朱七遇到一个盲人老汉,从老汉的嘴中得知了浙江改稻为桑的情况,也知道了郑泌昌和何茂才的所作所为,同时也明白了 ...
-
圩堤上“毁绿种菜” 整治后“还绿于民”
2021-04-13 近日,市民反映,在青弋江北段荆山泵站至荆山大桥段近4公里的圩梗上,被人擅自分割成了一块一块的私家菜地! 圩梗出现毁绿种菜现象 在青弋江的荆山花园段,记者看到,圩堤上被人为地划分成 ...
-
豆瓣排名第一的神剧,是时候吹一波了——浅谈《大明王朝1566》
最近,<长安十二时辰>火了.这部剧大热的背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年优秀国产历史剧的稀缺. 通常认为,在国产历史剧的长河中,有三部巅峰之作:<雍正王朝>.<走向共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