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是因“密诏立储”继位的第一人,却为何对这种制度不屑一顾?
相关推荐
-
乾隆忘记销毁的密诏,被溥仪无意中发现,揭开九子夺嫡真相
自古以来,皇权都是世人最渴望的东西,多少人为了他,妻离子散,骨肉相残.历代皇位之争的背后其实总是尸骨累累,最终坐上皇位的胜利者,其脚下往往有着无数的冤魂.在中国历史上,关于诸子夺位之争,最精彩的一场莫 ...
-
清朝的皇帝,为何几乎都不是嫡长子?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康家华 <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3192,阅读时间:约8分钟 前言 自夏启开始,中国由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后世的历代帝王都把天下 ...
-
雍正皇帝临死前的两道密诏,众人叹服,乾隆因此稳坐60年皇位
雍正皇帝临死前的两道密诏,众人叹服,乾隆因此稳坐60年皇位 观史知进 发布时间:18-07-1117:01 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就是康乾盛世,又称为康雍乾盛世.康雍乾之治.康乾之治,也是封建 ...
-
胤礽之子弘晳是康熙最喜爱的皇孙,为何康熙却不将其立为皇太孙
康熙皇帝一生共诞育了35位皇子,这些皇子又为他生下了多达97位的皇孙.在这数量如此庞大的皇孙中,康熙皇帝最为喜爱和欣赏的,并不是民间广为流传的雍正皇帝之子乾隆皇帝弘历,而是被康熙皇帝两度废黜皇太子之位 ...
-
康熙皇帝去世后,还有20位皇子在世,他们的人生结局都是怎样的?
康熙皇帝,不仅是清朝乃至中国整个封建王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同时他也是清朝时期诞育子女数量最多的帝王. 在康熙皇帝六十九年的人生岁月里,诞育了35位皇子,20位公主,子女总数共计55位.而更加难 ...
-
溥仪发现了一道雍正密诏,上面写着:爱新觉罗后代子孙,不得开启
在古代历史中,清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历经300年左右,一共产生了12位爱新觉罗皇帝.其中,最为辉煌的年代就是康熙.雍正.乾隆的这100多年,在这段时间里,国泰民安,百姓乐业,成为了清朝的盛世年间. ...
-
雍正临死之前下两道密诏,一个决定了皇位,一个让新帝稳坐江山
在康熙晚年的时候,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而作为在"九子夺嫡"事件中的获胜者,雍正皇帝算的是中国历史上最勤勉的皇帝之一.据不完全统计,雍正在位的这十 ...
-
乾隆为什么选择嘉庆?最无奈的一次的立储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 ...
-
在立储密旨里道光为何写下两个名字?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65岁的道光帝觉得关于选择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不能再拖了.道光帝龙生九子,但不幸的是,前三子均未长大成人.皇四子奕詝此时16岁,皇五子奕誴此时也是16岁,皇六子奕訢此时15岁, ...
-
《趣话五千年》第39回,立储君宋国真护卫 战泓水襄公假仁义
上文书说到,管仲.齐桓公这对君明臣贤的典范相继去世,桓公临终前未能很好的处理继承人的问题,导致齐国大乱,五子争储,最后无亏坐上王位,太子昭跑到了宋国. 当时宋国是宋襄公在位,当时的宋国还十分弱小,而且 ...
-
秘密立储:皇四子奕詝,为啥能成为储君?
道光皇帝共有后妃二十多人,先后给他生了十个公主和九个皇子.其中,皇长子奕纬,死于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年二十三岁,皇二子奕纲.皇三子奕继也过早夭折.皇四子奕詝,生于道光十一年,是皇长子奕纬死后 ...
-
古代皇帝立储君,为平稳接续,为何非等死前传位呢?
皇帝可以说是个终身制的职业,从即位开始一直到去世,皇帝终身制在封建帝制的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稳定.但也是因为终身制的原因,作为王朝的储君虽然有时也可以监国,在皇帝外出的时候代替皇帝处理朝政,但大权还 ...
-
一代帝王,两废太子,为何却不再立储?
康熙皇帝共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两废胤礽太子后,选择了不立皇太子并且一直延续到其去世.那么,储位空虚,容易生变,难道康熙皇帝怕出乱子吗?笔者经过分析,认为基于以下原因,康熙皇帝 ...
-
激荡四百年:依靠祖父辈统一三国,司马炎心存侥幸立储失误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篇 开始于三世纪初.结束于六世纪末的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无序.动荡不安的时代.三百多年里,无数英雄豪杰轮番登场,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政权 ...
-
雍正建立的秘密立储制,为何只执行了两次就夭折了
康熙帝两废两立太子后,其他皇子愈加加紧争夺储位的步伐,最终酿成"九子夺嫡",骨肉相残,于是康熙帝晚年便不再公开提及立储一事. 雍正继位后,吸取了前朝建储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切身经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