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思荟萃 | 茶文化
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编辑部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Editorial Department
茶文化
李帅帅 北京林业大学木工18级
不同年代,茶的功能也不相同,唐人饮茶谈艺术,宋人饮茶重意境,元代饮茶粗犷豪迈,明清讲求修身养性。自古“琴、棋、书、画、诗、酒、茶”则是文人雅士的七件雅事,俗事文化和雅事文化都包含“茶”,由此可见在这雅、俗两个文化层面,茶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因而它既包括一切可以从感觉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
“茶文化”泛指与茶相关的文化,包括茶产业、饮茶、品茗、器用、茶事等,其层面除了人文历史哲学,甚至涵盖政治、经济等。以茶文化和政治的关系来说,自中唐以来,历代茶政与饮茶方式都有相关记载与论述。就经济的层面来说,唐代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达,因茶风鼎盛,茶的大量生产、促使贸易消费发展迅速。就文学而言,历代文人对茶推崇备至,以茶做为题材,留给后世人许多有关诗、词、书、画、歌、赋、曲等佳作。从自然现象来看,历代茶文化随着制茶工艺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如茶树品种、栽培、制作、加工等。从历史层面而言,自茶的源起,不论茶叶加工、饮茶方式,以及历代茶事记载,均有长足演变。就茶文化与宗教思想层面来说,儒家的追求的中庸之道,道家的反璞归真、清静无为,主张茶禅一味的佛家,都能与茶文化思想产生共鸣。文化乃人文化成之意,“茶文化”广义的说法:也即是通过茶事而与人类生活经验相关并化成的人文历史累积。狭义的解释则专指与品茗相关的文人生活体验、仪礼及其审美情趣。如茶艺、茶道、茶礼等。
中国传统文化对茶饮的渗透,涉及茶文化的各个领域,加上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融会,让茶文化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九流十家,百家争鸣,释道儒三家并存,深刻地牵动中国历史进程,也影响茶文化的发展。
中国人饮茶,有喝茶和品茶之分,将饮茶视为一种物质享受与精神陶冶,宋代诗人陆游在诗中写道:细啜襟灵爽,微吟齿舌香,归时更清绝,竹影踏斜阳。对着手中香茗,细细观赏杯中茶汤颜色,轻闻茶的香气,品尝茶中滋味,陶醉享受茶的曼妙意趣,这是古人的品茗意境。明代田艺蘅在《煮泉小品》中也说道:煮茶而饮非其人,犹汲乳泉以灌蒿莸。饮者一吸而尽,不暇辨味,俗莫甚焉。乳泉,乃钟乳石上的滴水,甘美而清洌,饮茶若只是一吸而尽,不辨茶味,在田艺蘅看来,就如同以乳泉灌篙莸,那真是罪过。
从历史的演变,可看出各年代有着不同的饮茶文化与审美追求,唐代受陆羽《茶经》影响,品茶谈的是精行俭德,追求的是崇高与朴拙的美学,茶事崭现超然脱俗。宋代斗茶风气盛行,斗茶、行茶令、茶百戏方式多元,千姿百态,有著名目繁多不同特色的茶风,品茶讲究技艺。明代散茶的饮用,茶器多元,文人多追求意趣,超然物外。清代茶馆风气大盛,以市民为主的消费形态逐渐成为风气,茶艺发展更加多元也更崇实。
陕西作家丁文认为;“茶艺是茶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茶艺指的是制茶、烹茶、饮茶的技术,技术达到炉火纯青变成一门艺术。” 因此所谓的茶席展演不只是科学的将茶汤完美表现,更要以艺术的方式泡一壶好茶,不但要掌握茶叶鉴别、水温、冲泡时间、动作仪轨等技术,在冲泡操作过程中以艺术美感方式呈现。茶席展演过程呈现的冲泡技艺,让人有安定专注于前的美好享受,不但茶器摆置具有美感、茶汤呈现美味,也蕴涵意境的美感。
由茶艺求得自性功夫,别无他法,只要静心专注集中意志力,一心使用茶器而进入三昧的境界。如使用茶杓时,全神贯注于茶杓,无其他念头,放下茶杓时,以敬物的态度将之安放原处,其他器具之使用也一样。再者,使用的器具放妥后,缩手之际,不可松懈,应以相同心情移到下一个使用的器具。点茶如能随着器物的变化,精神维持不变,连贯一气,就是深得点茶三昧了。
茶道呈现的境界乃是简朴、俭约的,它涵盖了精神和艺术的层面。茶席如同行动绘画,更是一首无言的诗歌。追寻生命的底蕴,艺术是作为敲门砖而存在的。“茶席”则是茶道的具体呈现,方式包括整个茶席空间和演绎过程的设计,如茶器具的配置、演绎步骤、冲泡技巧等多元具足。通过看不见的精神美,看得见的器物配置美感、事茶者的语言、仪轨操作的肢体形式,呈现出茶道之美,在泡茶过程中证悟茶道精神。
中国的茶文化与欧美或日本的茶文化区别很大。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茶文化非常重视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讲究饮茶用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并与儒、道、佛哲学思想交融,而欧美茶文化是指欧洲大陆对茶文化的发展和延续,其饮茶讲求效率、方便,不愿为冲泡茶叶、倾倒茶渣而浪费时间和动作。饮茶习惯的不同大部分是因为两者之间人们的性格引起的,中国人细腻,沉稳,而西方人粗犷、急躁。但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中国的茶文化也开始慢慢渗透到西方国家,部分西方国家已经在学习并研究。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的茶文化会受世界上所有饮茶爱好者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