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堰故事】孝思堂牌匾
相关推荐
-
说说天门状元蒋立镛的老婆是京山永兴南庄易夫人
天门状元广场 天门蒋家.京山南庄易家均为富甲一方的大财主.蒋祥墀(蒋状元父亲)的祖父.父亲和易履泰(易夫人祖父)的祖.父辈虽然都是本地颇有名望的读书人,但都没有获得过比较显赫的功名,更没有当过官.这两 ...
-
拖船高埂村:一湾秋水荡菱花
从龙光西大道(105国道)往西,过了荣塘红绿灯路口,便见一个醒目的巨石路牌标识:高埂村.顺着路牌拐进去,一旁是绿中泛黄的水稻,一旁是荷叶田田的荷塘.再往前走,一道高耸的牌坊矗立跟前,告诉我们:进入高埂 ...
-
刘家寨故事之三
刘家寨故事之三 5.刘氏名人 中华刘姓名人辈出,仅载入<中国名人大辞典>的有1574名,其中称帝者168名,封侯者400余人. 刘家寨村刘氏族人耕读传家,名人辈出,遗留有不少乡梓佳话和文化 ...
-
平和知县写下“奎璧联辉”楼匾后,不知所踪!故事发生在150年前……
平和知县写下"奎璧联辉"楼匾后 不知所踪!故事发生在150年前 -- 黄 武 疆 民国以前,为官者多为科举出身,能诗会文是文人具备的基本技能,尤其是知县.知府必须写得一手方正.规范 ...
-
【史海钩沉】清代科举路上的艰辛
清代科举考试之残酷,与今天的高考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就拿会试来说,一是科次少,常科三年一科,加上恩科.加科,平均两年多才考一次.二是每科录取人数少,多则400人左右,少则不足百人.因此,对于绝大多数 ...
-
【芝堰故事】孝思堂的来历
孝思堂的来历 孝思堂有继承孝道,思念孝道,使其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意思. 孝思堂建于明初,坐东朝西,占地面积1330平方米,平面布局成"回"字形,中轴线上分布有门厅.中厅及享堂,门厅 ...
-
【乡土兰溪】芝堰孝思堂楹联与牌匾
芝堰孝思堂的楹联与牌匾 孝思堂中厅正堂上悬有"孝思堂"."名魁天府"."廷英首擢"."翰苑先声"等匾额.陈钦祚,号超庵生 ...
-
【金华祠堂】芝堰孝思堂:
芝堰孝思堂: 芝堰孝思堂位于兰溪市黄店镇芝堰村村中,为回字型建筑,坐东朝西,面积1285.50平方米,明代时期建筑. 该建筑第一进由门厅及两侧屋组成.门厅面阔三间,明间中缝梁架为三柱六檩,即五架梁带前 ...
-
【九堂一街】芝堰孝思堂
孝思堂: 孝思堂是在元代末年时的陈姓小祠堂的基础上建造的,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它由门厅.廊庑和孝堂组成一个"回"字形,门庭两侧都有厢房,中庭陈列有陈钦祚的亲笔题字和众多匾额.天井中有 ...
-
【芝堰故事】成志堂:扛几八仙桌摆放有讲究
成志堂: 成志堂是继承祖先的功业,立志世世代代发扬下去的意思.父亲有这样一种设想,但没有完成,到儿子手上继承父亲遗志,得以完成,故取名成志堂. 成志堂建于乾隆年间,中堂牌匾有明确的记载,牛腿雕刻已渐精 ...
-
安徽池州青阳孝思堂
青阳孝思堂即青阳陈氏宗祠,原在青阳县陵阳镇分石村.1995年,整体迁建于青阳县博物馆即济阳曹氏宗祠的左侧,作为青阳县博物馆附属建筑.
-
芝堰故事目录
芝堰故事目录 <兰溪乡愁记忆>序 祝福芝堰(代序) 一.大美芝堰 1.文房四宝话芝堰 2.寻找芝堰最美佳境 3.山水古芝堰畅想 4.芝堰古村落:她八百多年了,还是那么完美 5.我爱芝堰 6 ...
-
《清代诗文汇编●孝思堂全集●对联》
侯七乘<孝思堂全集>卷7第13-14页总第177-178 侯七乘 (1619-1695),字仲辂,山西汾西人.世居勃香镇,素称世家.顺治十五年进士.授福建闽县知县,历江西广信府同知.有&l ...
-
【乡愁兰溪】《芝堰故事》 后 记
<芝堰故事> 后 记 我始终认为,一个民族文化的根源在民间,就深深地生长在简陋的土壤里,平和的乡村里,无论它的枝叶有多么的茂盛. 中国作为一个乡土国度,乡村大众所扮演的角色实在不可忽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