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论诸气证候
相关推荐
-
中医古书 沈氏尊生书
遗泄源流 遗泄, 肾虚有火病也. 肾元虚, 虚火流行, 以致精海脱滑. 遗于夜而不遗于昼者, 昼阳夜阴, 惟阴虚, 故遗于阴分也. 昼亦有遗者, 阳亦虚也. 求其所属, 则由心肝肾之火相挟而成. 说心 ...
-
方剂学理气剂降气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第二节 降气剂 苏子降气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苏子降气橘半归,前胡桂朴草姜随: 或加沉香去肉桂,化痰平喘此方推. [组成] 紫苏子 半夏汤洗七次,各二两半(各9g) 川当归去芦,两半( ...
-
附∶指南总论
[附∶指南总论] 卷上 敕授太医助教前差充四川总领所检察惠民局许洪编 [附∶指南总论\卷上] 议处方法 夫处方疗疾,当先诊知病源,察其盈虚而行补泻.辨土地寒暑,观男女盛衰,深明草石甘辛细委,君臣.冷热 ...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论中风证候
中风总论 夫风为天地浩荡之气,正顺则能生长万物,偏邪则伤害品类.人或中邪,固鲜有不致毙者,故入脏则难愈.如其经络空虚而中伤者,为半身不遂,手脚瘫痪,涎潮昏塞,口眼喎斜,肌肤不仁,痹瘁挛僻.随其脏气,所 ...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诸汤
豆蔻汤 治一切冷气,心腹胀满,胸膈痞滞,哕逆呕吐,泄泻虚滑,水谷不消,困倦少饮食. 丁香枝杖(七斤) 甘草(炒,十一斤) 白面(炒,六斤) 肉豆蔻(面裹,煨,八斤) 上炒盐十三斤同为末.每服一钱,沸汤 ...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论积热证候
(附咽喉.口齿.眼目)论积热咽喉痛 上焦壅热,心经烦渴,腮颔结核者,可与玉屑无忧散.牛黄凉膈丸.消毒犀角饮.四顺饮.解毒丸.积热三黄丸.口舌生疮,可与碧雪.龙脑饮.玉屑无忧散.甘露饮.硼砂丸.咽喉肿痛 ...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论瘴疟证候
论寒热瘴疟证 凡瘴疟病,虽是时行之疾,然老少虚实,受病有浅深,大率不同.有发热不寒,浑身似火,头痛烦渴谵语者:有发寒不热,嘿嘿昏倦,四肢厥冷,脐腹疼痛:有外寒内热:有外热内寒:有寒热相半:有哑不能言者 ...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论诸虚证候
(附痼冷)论诸虚不足 皆因肾气虚惫,下元积冷,腰背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无光,精神不爽,唇口干燥,眼暗耳鸣,小便滑数,夜多异梦,盗汗失精,不思饮食,日渐羸瘦,可与菟丝子丸.安肾丸.八味丸.无比山药丸.黄 ...
-
明崇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套10册,诸多方剂至今仍广泛使用
明崇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套10册,诸多方剂至今仍广泛使用
-
【《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对金饮子-治诸疾无不愈者】
对金饮子 <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治诸疾无不愈者.常服固元阳,益气,健脾进食,和胃去痰,自然荣卫周畅,寒暑不侵.此药疗四时伤寒极有功效. 厚朴去皮姜汁炙,苍术米泔浸一宿,甘草炙各二两, ...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妇人诸疾(附产图。外有治疗诸方,互见各类。)
熟干地黄丸 治妇人风虚劳冷一切诸疾.或风寒邪气留滞经络,气血冷涩,不能温润肌 于腹内,则脾胃冷弱,不能克消水谷:或肠虚受冷,大便时泄:或子脏挟寒,水不调,乍多乍少,或月前月后,或淋沥不止,或闭断不通, ...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小儿诸疾(附诸汤、诸香。外有治疗诸方,互见各类。)
返魂丹 治小儿诸风癫痫,潮发瘈瘲,口眼相引,项背强直,牙关紧急,目睛上视,及 变生虚风,多睡昏困,荏苒不解,速宜服之. 当归(酒浸,切,焙,微炒) 乌犀(镑,各二两) 干姜(炮) 枳壳(去瓤,麸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