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和它天生一对!一起煮汤喝,湿气、暑气绕道,功效翻倍!最适合三伏!

btv养生厨房

《养生堂》之养生厨房,传递健康养生知识。更有每日菜谱,为您带来美食、精神双大餐~
47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进入三伏天里,湿热交蒸,整个人都像被关进了蒸笼里。每到这时候,好多家庭餐桌上必备的就是绿豆汤,中医认为绿豆有清热解毒、消暑生津、利水消肿的功效,夏天用它煮汤喝,解暑又利湿。
它还有一些好搭档,煮汤的时候一起下锅,养生功效更强。而喝法也是大有讲究,喝对了就是祛暑神器,喝错了反而不利于健康。
绿豆汤配它,功效翻倍
1
绿豆+陈皮 —— 健脾祛湿
想要增强祛湿的功效,可以放一些陈皮同煮。《神农本草经》把陈皮列为上品之药,具有理气和胃、醒脾祛湿的功效。痰湿内阻型的三高人群也可以常用它,调畅气机,从而预防疾病。
最好选择产自道地产区广东新会的新会陈皮,药用价值更好。

点击查看视频△

陈皮绿豆汤

1、绿豆100克,陈皮10克,提前浸泡半小时。刮去陈皮部分内侧白膜,切成细丝。(陈皮的白膜性温,会削弱绿豆的药性)
2、不锈钢锅或者砂锅烧开水,下入绿豆,盖盖焖制,水变绿后下入陈皮丝,中小火煮30分钟左右即可。
2
绿豆+薏米 —— 祛湿控糖

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创立了举世闻名的“降糖对药”,其中有一对可用于食疗的对药:绿豆和白薏仁。

薏仁归脾、胃、肺经,具有健脾渗湿、清热利水的功效。薏仁多糖含量丰富,其中多糖中的A、B、C糖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点击查看视频△

薏米绿豆汤

食用时,根据自己的症状来选择用量。
如上消症状明显,比如经常口干、口渴重,绿豆和白薏仁的比例为2:1;
如果下消症状明显,出现尿频量多、腰腿酸痛,绿豆和白薏仁的比例为1:2。
注意:绿豆白薏仁里有一定的淀粉,一定不要过量食用,避免血糖波动。
3
绿豆+冬瓜 —— 消暑利湿

冬瓜也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尤其是冬瓜皮,利湿的效果更好,搭配健脾利湿的茯苓和解暑的绿豆,有清热祛暑、健脾祛湿的作用,尤其适合三伏天里天气炎热、湿气重的时候饮用。

点击查看视频△

冬瓜绿豆汤

食材:绿豆100克、冬瓜100克、茯苓20克、蜂蜜5克、清水适量
做法:绿豆洗净后泡半小时,然后上火煮至开花,放入切成小块的冬瓜和茯苓,煮至冬瓜透明出锅,调入少量蜂蜜即可。
脾胃虚寒,宜喝绿豆粥
绿豆性寒,大量饮用可能会损伤脾胃,所以阳虚怕冷、脾胃虚寒的人并不适合喝绿豆汤解暑
更建议把绿豆充分煮烂,发挥它作为食物的营养价值,还可以加入其他谷物煮成绿豆粥,能滋补五脏。
俗话说“夏至姜枣茶,三伏三豆汤”,三豆汤是一个流传已久的名方,出自宋代的《类编朱氏集验医方》,其中就有绿豆。专家推荐了一碗三豆小麦粥,在三豆汤的基础上增加了浮小麦,敛汗、除热的效果更好,更适合夏季食用。

三豆小麦粥


食材:红豆50克、绿豆50克、黑豆30克、浮小麦20克
做法:所有食材洗净,豆类提前浸泡1小时以上,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煮至软烂即可。
红豆赤色入心,《本草纲目》称它为“心之谷也”,具有很好的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作用。
黑豆解表清热、平肝补肾,可以中和部分绿豆的寒性,这样更不易伤脾胃,而且心肾相交,补肾的同时也有助于养心。
浮小麦益气、除热、止汗,非常适合心烦失眠、手脚上热下寒、爱出汗的人群。但浮小麦口感较差,失眠、出汗严重的人,建议尽量保留,普通人群可以把浮小麦换成口感更好的新鲜大麦,还能补充维生素。
喝绿豆汤,注意这几点
1
不宜久煮
绿豆清热解毒的作用会随着煮制时间延长而减弱,如果是为了清热消暑,不用煮太久,煮到绿豆半开花时就可以饮用,适合易上火的人群喝。

而脾胃差的人最好还是把绿豆充分煮软烂,煮至全开花,或者直接煮成粥。

2
不宜天天喝
绿豆毕竟偏凉,健康人群也不建议长期大量食用,夏季炎热可以适量多喝一些,建议每隔一天喝一次,不要每天都喝。
3
绿豆衣不要丢

绿豆皮,也叫绿豆衣,清热解毒的功效强于豆仁。虽然它口感较差,但如果是为了解暑,建议一同饮用,不要丢弃。

4
冷藏后不要立即饮用
冰镇绿豆汤虽然喝起来舒服,但冷藏会加重绿豆汤的凉性,容易伤脾胃,导致腹泻。对于有慢病基础的人来说,夏季大量进食冰冷的食物会刺激血管,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冷藏过的绿豆汤不要立即喝,放置一会儿再饮用更健康。

夏天喝绿豆汤,清热利湿又解暑

配上几个好搭档,功效翻倍

脾胃虚寒的人最好煮粥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