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飞地最多的县—潼关(珍贵民国地图档案揭秘)
相关推荐
-
清末的陕西潼关
清末照片,陕西潼关县城南水关.潼关古城,位于陕西渭南市潼关县北,北邻黄河.<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东汉末年,曹操为防关西兵乱,于建安元年(196年)废函谷关并筑潼关 ...
-
华州老陇海的遗迹
邮箱:3125136050@qq.com 老陇海的记忆 图文作者 快乐 陇海铁路从兰州到连云港(古称海州).是贯穿甘肃.陕西.河南.安微.江苏五省,从西北到中原,全长1759km的东西大动脉.陇海铁路 ...
-
清朝,位于今河北的1府4州中,为何却有一个县是保定府的“飞地”
今天河北省深泽县.辛集市都属于石家庄市管辖,而在清朝深泽县属于定州直隶州管辖,辛集市的前身束鹿县则属于保定府管辖.如果对地理比较熟悉的可能会得知,深泽县在辛集市正北方,如果束鹿县属于保定府管辖的话,深 ...
-
为何在清朝地图上,河北南部隐藏着山东的一块区域,民国差点设县
如果对比清朝和民国时今天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一带的地图,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民国时期的地图上这一带有着一块区域,或被整体标出"山东飞地",或被标上"属邱县"& ...
-
咏华州诗十八首
咏华州诗十八首 作者丨梁建邦 七绝·题华州区桥上桥 头上叠桥天外天, 七涵九孔体相连. 玉溪唤醒千秋月, 共睹通衢夜不眠. 七绝·少华山即景 飞瀑龙潭涧水长, 林深峰翠山花香. 潜龙寺外岚烟绕, 柏抱 ...
-
华山机场定址华县:热文回顾——华县修机场
立足今日华州 尽览风土人情 说百姓 聊历史 笑看传说 (部分文章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据华州区政府网站报道:2017年华州区重点建设项目,其中渭南华山机场项目被列入计划,由此 ...
-
河北省为啥有块大飞地?卫星地图说京津,看看廊坊北三县的由来
河北省为啥有块大飞地?卫星地图说京津,看看廊坊北三县的由来
-
古郑国(华州)的历史沿革
古郑国(华州)的历史沿革 作者 赵建文 郑全欣 古郑国所在地(今渭南市华州区)的历史十分悠久.据境内老官台.泉护村.元君庙.南沙等多处新石器时期古人类遗址考古发掘证实,早在距今约8000年,先民就在这 ...
-
抗战时,“平原模范伏击战”的发生地,为何在今天已归属不同的县
1939年2月,在今天河北省邯郸市邱县县城东部的香城固镇,曾发生过一次被刘伯承称赞为"平原模范伏击战"的战斗,这场战斗为陈赓指挥,除敌人除少数逃窜外,日军第十师团安田步兵中队和四十 ...
-
中国历史上迁徙最多的民族-----苗族的历史演变(3)
文/潘长宏 2021年5月9日 苗妹的舞蹈 清雍正年间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对封建领主的瓦解和地主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对"生界"的武力征服,造成了 ...
-
中国历史上迁徙最多的民族-----苗族的历史演变(2)
文/潘长宏 2021年5月7日 在贵州旅游过程中,我们来到了西江苗寨,那夜晚苗寨的灯光和壮观的场景让我惊呆了,特别震撼.再回到历史的长河中,当蚩尤死后,天下大乱,黄帝便画了幅蚩尤的画像威慑天下,天下这 ...
-
韩信是中国历史上成语最多的人
足足留下了34个成语
-
中国历史上开疆拓土最多的五大名将,李靖位居第三,第一空前绝后
纵观中国历史,每一个朝代或多或少都会有几位杰出的名将.所谓名将,一般指的是那些建功立业,叱咤风云的杰出将领.然而,在本文中,小编定义的名将是那些开疆拓土,拓展中华版图的卓越将领. 基于上述标准,小编认 ...
-
中国历史上年号最多且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影视剧介绍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这名千娇百媚的女子,迷倒两代皇帝,同时围绕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在朝廷以及后宫掀起了一连串的腥风血雨<武则天>影视剧编剧很紧凑,情节合理而深入,独具匠心,以其强 ...
-
中国历史上明君最多的朝代是共有10位,曾出现了6个盛世
中国历史上共经历了18个朝代: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在这期间,虽有暴君,但是也出现了不少的明君,比如我们熟悉的周武王 ...
-
豪横的鲜卑,中国历史上建国最多的北方游牧民
鲜卑起源 鲜卑政权 中华帝国,多指由中原王朝所建立的大帝国,但是若把视角放开,中华历史上其实是个二元帝国,一个农耕帝国和一个游牧帝国.长城以南是中原帝国,而长城以北的大草原上,一样有着极为热闹的历史, ...
-
中国历史上名句最多的一首诗
中国历史上名句最多的一首诗,出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之手,他的这首<长恨歌>据传是暗恋杨玉环所作. 整篇840字,且字字珠玑.白居易久居京城长安,还是青楼曲坊常客,或许也只有他才能写出< ...
-
历史上迁徙最多的民族----中国的苗族(1)(涿鹿定胜负)
2019年我去了贵州省,在一位导游的导游词中弄清了我几十年来没有搞清楚的文学用语,这一用语就是炎黄子孙与黎民百姓,炎黄子孙这个容易理解,是炎帝和黄帝的后代,很显然是炎黄子孙了,而黎民百姓是怎么回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