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新解』甘草的使用
相关推荐
-
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视频12-94
▌条文 桂林本伤寒论5.25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胸满,小便不利,舌上滑苔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饮,口燥烦也. 解释(巴豆剂误下) 现在很不容易 ...
-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
一.概述 (一)痉病 主症: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甚则脚弓反张等. 病因:津液不足,外感风寒. 病位:病在筋脉. (二)湿病 主症:骨节疼痛.发热.身重. 病因:感受外湿(挟风寒). 病位:肌肉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合病合证之桂枝附子汤证第174条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合病合证之桂枝附子汤证第174条 表部病辩证 一.太阳病 二.厥阴病 三.部证 四.合病.合证 6.桂枝附子汤证 厥阴少阴合证 174.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 ...
-
湿病
<金匮>湿病,与痉喝杂处一章,今依据<金匮>首章风邪理论及脏腑观,重新梳理如下. 承启: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 ...
-
《金匮要略》论治“湿病”方证研究
湿邪致病范围广泛,涉及人体五脏六腑和各组织器官,以及临床各科许多疾病.叶香岩说过:"吾吴湿邪害人最广."朱丹溪也认为:"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居八九."凡因湿邪 ...
-
『古方新解』甘草的妙用
入药甘草是豆科植物的根及整,味甘,性质平和,功能益气补中.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相传明代万历年间,河间镇有钱姓和黄姓两家药铺,隔街而开.钱家掌柜为人精明能干,很会招揽顾客, ...
-
『古方新解』桂枝甘草汤治心悸,随用随止
导读:文中介绍了两个医案,用的都是桂枝末0.6克.甘草末0.3克(这个用量有没有惊到你,还记得朱进忠:"壮火散气,少火生气"临床实录一文吗?点击标题可以阅读)治疗心阳不足引起的心悸 ...
-
『古方新解』《伤寒论》“炙甘草”当为炒甘草
甘草古称国老,笔者总结其核心功效为"缓",分别言之,为:缓虚.缓急.缓激.缓毒.<伤寒论>所载110多首方剂中,有70首用到了甘草,足见其临床使用之广泛.但是目前甘草的 ...
-
『古方新解』理中丸方中的甘草
读<临证指南医案>,见叶天士使用理中丸加减方,每每不用甘草. <临证指南医案·湿>:"张四五,阳伤痿弱,有湿麻痹,痔血.生白术.附子.干姜.茯苓." 吴鞠通 ...
-
『古方新解』陈潮祖详解真武汤
陈潮祖(1929-2018),四川省宜宾人,著名方剂学专家,成都中医药大学方剂学科奠基人,其代表作<中医治法与方剂>刊印90余万册,该书问世后迅速被日本.韩国翻译出版,流传海外,陈老在著作 ...
-
『古方新解』芍药汤解析
笔者去年曾在<中国中医药报>上发表过一篇名为"行气调血芍药汤"(见2018年6月20日学术版)的短文,对比了芍药汤与葛根芩连汤,并分析了芍药汤行气调血治疗湿热兼气滞血瘀 ...
-
『古方新解』参苓白术散可治疗多种疾病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方组成:莲子肉去皮一斤(500克),薏苡仁一斤(500克),缩砂仁一斤(500克),桔梗炒令深黄色一斤(500克),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75 ...
-
『古方新解』茯苓四逆汤——仲景时代的“破格救心汤”
<伤寒论>第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上五味, ...
-
『古方新解』再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伤寒论>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柴胡(四两) 龙骨 黄芩 生姜(切) 铅丹 人参 桂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