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6年级早恋,爸妈不当一回事,升初一后爸妈后悔了

早恋被很多父母视之为洪水猛兽,因为在我国的文化里,性是一种羞耻的东西,而且早恋还很可能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可也有一些对早恋持开放态度的父母,认为孩子早恋没什么,只要把握好度就行了,所以对孩子的早恋行为也不闻不问,甚至鼓励孩子交友。

身边有个女孩,读六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早恋了,对象是自己班上的一个男生。不过女孩的父母知道后却不当回事,因为女儿的成绩本来就很差,正所谓“破罐子破摔”,就算早恋,成绩也不会继续差了。

然而等到女孩升到初一后,她的父母就突然后悔了,因为有一天女儿突然对他们说“不想读书了”。虽然对女儿的成绩没有期盼,可他们也没有打算让女儿初中没读完就辍学,而且初中可是义务教育,女儿不读书家长也有违法的嫌疑。

经过一番审问,父母才得知女儿之所以想退学,正是跟早恋有关。原来她早就跟六年级谈的那个对象分手了,现在交往的,是一个比她大了十多岁的社会人士,对方骗她说会带她去大城市发展,还会养她,正处于懵懂年纪的女孩就信以为真,回家便跟父母摊牌,说要退学跟男友去大城市发展。

了解情况后,女孩的父母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几个月前的纵容,竟然迎来了这样的后果。早知如此,当初知道女儿早恋时就应该及时介入了。

早恋对孩子有害还是有益?主要看父母的态度

大部分中国家长都是反对孩子早恋的,但奇怪的是,很多西方家长却反而支持早恋,在西方盛行“约会文化”,约会更是成了孩子们必学的一种社交经验。那么早恋对孩子究竟是好还是坏呢?其实没有所谓的好与坏,早恋就像一颗果树,既能结出甜果,也能结出苦果,而结什么样的果子,则主要取决于孩子所处的环境,以及父母对这件事的态度。

如果父母持开放态度,但又对孩子的早恋行为保持警惕,并严密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努力排除孩子可能遇到的一切危险,那么早恋对孩子就是无害甚至是有益的,因为孩子可以在此期间学会各种社交技巧,对以后的交友以及择偶有很大的帮助。

可如果父母持否定态度,甚至用暴力制止孩子的早恋行为,那么结果可能是进一步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不但要早恋,而且更加疯狂地早恋,闯出祸来就是迟早的事。但如果父母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也就是对早恋的子女不闻不问,孩子也有可能闯出祸来,因为孩子的心智发育是不成熟的,恋爱更会让他们暂时失智,很容易被引入歧路。

所以说,对待早恋,父母既不应该一味反对,也不应该纵容,而应该谨慎处之,用科学的方式来引导孩子走向正路,这就离不开“性教育”的帮助了。

解决孩子的早恋问题,性教育应该先行

很多国家的家长都会有意识地给孩子提供性教育,或者由学校以及其他专业机构来代劳,然而在我们国家,却缺乏性教育的传统,这就导致不少孩子长到十几岁,仍然对“性”非常懵懂,而这是这种懵懂的状态,让他们更容易在这方面犯错,甚至闯祸。

所以说,解决孩子的早恋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给孩子上性教育课,满足他们的一部分好奇心,这样反而可以大大降低孩子早恋的概率。而且在有了充分性知识的前提下,孩子就算早恋,也多半能很好地处理,更会懂得保护自己,家长的很多担心自然也就没必要了。

但可惜的是,让中国家长给孩子上性教育课是难上加难的,原因正和我们传统文化里的“性羞耻”有关。只有家长努力破除性羞耻,敢于跟孩子谈性,并采用科学的态度和知识来给孩子提供性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早恋给孩子带来的危害,同时也能让孩子早早养成正确的择偶观和人生观。

现在信息发达,十几岁的孩子就已经懂得很多东西了。然而这些知识,多半是他们从其他人那里或者从网络上获知的,比起系统的性教育,在准确性以及安全性上会差很多。与其让孩子通过其他途径接受性知识,还不如通过正规的途径,这就像舆论阵地一样,家长不主动去占领,迟早要被那些有害的东西给占领掉。

(0)

相关推荐